朱圣明

作品数:21被引量:6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汉初汉代西汉初年蛮夷边民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文学教育》《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秦至汉初户赋再考察——兼论复合型赋税的存在与分化
《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2023年第5期30-50,共21页朱圣明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简所见秦汉赋税体系研究”(批准号:21BZS04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秦时的户赋包括五月户出钱(可折为布或茧)和十月户出各(或钱),汉初的户赋则仅指五月户出钱。亦即,从秦到汉初,户赋由对“户”征收税赋之统称演变为五月户出钱之专称。秦及汉初的五月“户出钱”属帝(王)室财政,十月户出垒则收归国家财政...
关键词: 西汉初年 户赋 复合型赋税 赋税体系 
秦至汉初户赋再考察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5期112-113,共2页朱圣明 
从秦到汉初,户赋由对户征收税赋之统称演变为五月户出钱之专称。具体来说,秦时的户赋包括上缴帝室的五月户出钱和上缴国家的十月户出,汉初户赋仅指五月户出钱,原十月的户出被称作“户刍”或“户刍钱”。秦至汉初户赋的类似特征及变化。
关键词:税赋 户赋 户刍 汉初 上缴 
“半蛮夷”辨正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年第2期17-17,共1页朱圣明 
“半蛮夷”出自《汉书·南粤传》。南越王赵佗在上书汉文帝为自己称帝辩解时提道:“南方卑湿,蛮夷中西有西瓯,其众半羸,南面称王;东有闽粤,其众数千人,亦称王;西北有长沙,其半蛮夷,亦称王。老夫故敢妄窃帝号,聊以自娱。”师古注云:“言...
关键词:南越王 赵佗 聊以自娱 西瓯 汉文帝 闽粤 中华书局 师古注 
秦至汉初户赋再考察——兼论复合型赋税的存在与分化被引量:2
《中国经济史研究》2023年第3期55-77,共23页朱圣明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简牍所见秦汉赋税体系研究”(批准号:21BZS04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秦时的户赋包括五月户出钱(可折为布或茧)和十月户出刍(或钱),汉初的户赋则仅指五月户出钱。亦即,从秦到汉初,户赋由对“户”征收税赋之统称演变为五月户出钱之专称。秦及汉初的五月“户出钱”属帝(王)室财政,十月户出刍则收归国家财政...
关键词: 西汉初年 户赋 复合型赋税 赋税体系 
汉匈之外:汉代西域诸国政治史新探——以“持两端”“两属”、称霸等现象为中心的考察
《秦汉研究》2023年第1期28-45,共18页朱圣明 
以往在汉匈西域斗争的视角下,西域诸国被认为只是摇摆或叛附在汉匈之间。此种认识忽略了汉匈之外来自诸国自身的考量与应对。透过这一时期发生在西域的“持两端”“两属”、称霸等现象,实可发现相关诸国政治行为背后的主观动机。其中,...
关键词:西域诸国 汉匈斗争 持两端 两属 称霸 
汉代西南夷之“徼”与“边民”的华夷身份被引量:2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60-172,共13页朱圣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简牍所见秦汉赋税体系研究”(21BZS041)。
在汉代,“西南夷”不仅是一个族群概念,还是一个地域概念。其时存在两种与西南夷有关的“徼”:一是限定“西南夷”所在的巴蜀之徼;二是将“西南夷”分为两部分的西南夷郡徼。在此两徼作用之下,西南夷诸郡在地域上位处巴蜀与西南夷徼外之...
关键词:汉代 西南夷  边民 身份 
秦汉边民与“亡人”“蛮夷”的演生——以东北边塞为例被引量:2
《学术月刊》2022年第4期183-196,共14页朱圣明 
秦汉时期,边塞被赋予了限制亡入、亡出的职能,但北边的越塞现象仍然经常发生。其中,尤以边民的亡出最具代表性。在其时东北塞外,基于边民群体性越塞亡出的基本史实和华夷区分的观念意识,形成了两条“边民—亡人—蛮夷”的身份演生路径...
关键词:秦汉 边塞 边民 亡人 蛮夷 
秦代地方官员的文书传递职权——以里耶秦简异地同级文书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3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1期31-39,共9页朱圣明 
由里耶秦简可知,秦代乡官、县属吏、县尉间的绝大多数文书往来,均需经由县令、县丞转送;乡官、县属吏、县尉没有自主收发县外文书的职权,这一权力掌握在县令、县丞那里;县令、县丞能越过所属郡直接与外郡县令、县丞乃至郡守、郡尉以文...
关键词:秦代 里耶秦简 异地同级文书 地方官员 
汉代“边民”的族群身份与身份焦虑被引量:13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7年第3期50-61,共12页朱圣明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差异性视角下的秦汉‘边民’研究"(项目批准号:14CZS026);福建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代‘边民’的族群身份与国家认同研究"(项目批准号:2013C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汉代边民身为编户齐民,却与"蛮夷"杂处;名处"华夏"郡县,却居于帝国历史与现实中的"夷区";来自中原,却渐染"蛮夷风";既隶属于边郡政府,又未能完全摆脱其他边境势力的影响。凡此种种,使得边民有着不同于"内郡汉民"与"塞内蛮夷"的族群特征...
关键词:汉代 边民 族群身份 身份焦虑 
再谈秦至汉初的“户赋”征收——从其与“名田宅”制度的关系入手被引量:5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6年第3期61-74,共14页朱圣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差异性视角下的秦汉‘边民’研究"(批准号:14CZS026)阶段性成果之一
秦至汉初的"户赋"征收与同时期施行的"名田宅"制度有直接关联,从二者的关系入手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对户赋更加清晰的认识。这一阶段户赋的成立主要基于以下逻辑:国家授田宅的前提是立户,民众为占有田宅而立户,立户便有了户赋的征收。换言...
关键词:秦至汉初 户赋 名田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