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栋

作品数:6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地景音乐城市感知心理物理学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室内设计与装修》《建筑与文化》《时代建筑》《建筑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城市高密度住区控制密度与感知密度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5
《时代建筑》2016年第6期50-59,共10页黄一如 朱培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315)
文章以人本主义的密度研究视角,从居住密度的控制指标出发,以住区的物质形态作为中介物,研究和探讨了控制密度指标与人的感知密度之间的关联机制。研究设计了基于现代心理物理学理论和VR虚拟现实技术的密度感知实验,通过对基于实验数据...
关键词:高密度住区 控制密度 感知密度 住区形态 心理物理学 量化分析 
跨界交融的流动地景 浙江音乐学院
《室内设计与装修》2016年第10期22-31,共10页朱培栋 
浙江音乐学院选址于杭州市西湖区之江板块转塘镇域,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相距约1公里,两者隔象山相邻。与绝大多数相对规整的高校用地不同,该处基地延山线性展开,形态曲折而蜿蜒。城市、自然山体、田野、茶园和部队训练场地从不同方...
关键词:中国美术学院 音乐 浙江 地景 流动 训练场地 西湖区 杭州市 
从“音院山居”到“流动地景”——浙江音乐学院的场所营造被引量:2
《建筑学报》2016年第10期57-59,共3页朱培栋 
近年来,国内外艺术院校规划设计,对于场所的诗意构筑和营造,正逐渐取代传统的仪式性空间布局;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场所与活动的辩证统一,功能与模式的复合创新则突破了单纯建筑形式的演绎,成为当下校园设计的焦点。
关键词:场所营造 学院 音乐 浙江 地景 流动 校园设计 建筑与环境 
适宜的建构——海明公司德清园区的设计实践和思考
《建筑学报》2012年第1期90-91,共2页陈翔 朱培栋 李效军 
1用地的规划与梳理 德清县位于浙江省北部,与莫干山景区相邻。海明公司德清园区选址于德清县西北部光华村外,西邻紫山与原有村落,东接环城河,场地周围竹林茂密、自然景观优越;同时场地内茶山起伏,地形条件较为复杂。场地西侧沿山展开,...
关键词:设计实践 园区 自然景观 地形条件 德清县 浙江省 莫干山 西北部 
临场体验和功能复合——信息化背景下的当代博物馆设计的两种倾向被引量:5
《建筑学报》2009年第7期74-77,共4页陈翔 朱培栋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107261)
从博物馆自身特点和时代背景出发,以大阪府立峡山池博物馆、金泽21世纪当代艺术博物馆和巴黎凯·布兰利博物馆为例,从中寻找线索,总结经验,提炼作为构建信息化背景下当代博物馆设计的要点—临场体验和功能复合。
关键词:临场体验 功能复合 博物馆 信息化 建筑设计 
建筑创新方法与方法创新——从附加效应看建筑形式的创新被引量:1
《建筑与文化》2009年第1期77-79,共3页朱培栋 
建筑创新可分为三个层面:由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导致的更本性创新和由建筑师的天赋及灵感引发的建筑创新,以及由系统性的设计方法集成整合产生的建筑创新。由建筑师主导的建筑创新又往往具有附加效应,这些附加效应难以预测,对城市、...
关键词:建筑创新 附加效应 方法 集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