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延年

作品数:23被引量:20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主题:基于GIS卫星反演区划GIS卫星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大气科学学报》《生态学报》《气候与环境研究》《应用气象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气溶胶对中国中纬度夏季低层风速的影响被引量:4
《高原气象》2021年第2期367-373,共7页徐小红 余兴 朱延年 戴进 董自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79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5136);陕西省气象局研究型业务重点科研项目(2013Z-4);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SF-386,2020SF-429)。
利用中国中纬度133个气象站夏季14:00(北京时)气候观测资料和2002-2018年MODIS夏季气溶胶光学厚度AOD(Aerosol Optical Depth)资料,把气候资料按气溶胶变化的转折年分为两个时间序列(建站至2011年,建站至2018年),通过对两个时间序列各...
关键词:气溶胶 风速 温度 气压 气候变化 
生态恢复工程对陕北地区生态系统格局的影响被引量:15
《生态学报》2020年第23期8627-8637,共11页卓静 朱延年 何慧娟 王娟 董金芳 权文婷 
陕西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18ZDXM-GY-023);陕西省科技厅一般项目(2018SF-38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575136)。
以生态环境脆弱的陕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TM遥感影像解译陆表生态系统的分布特征,从生态系统转移矩阵、单一生态系统动态度和综合生态系统动态度等方面探索了生态恢复工程实施20年来研究区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规律。同时,利用最小二乘...
关键词:生态恢复工程 陕北 生态系统格局 遥感 
6·23龙卷FY-2G卫星云微物理特征分析被引量:13
《高原气象》2018年第6期1737-1748,共12页徐小红 余兴 朱延年 刘贵华 戴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61144004;41575136);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2017JM4032)
利用FY-2G静止卫星资料,采用多光谱综合分析方法,对2016年6月23日江苏盐城特大龙卷强对流灾害天气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强对流云微物理特征和识别强对流的卫星信号,并与雷达、TRMM卫星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静止卫星RGB合...
关键词:龙卷 云微物理特征 FY-2G静止卫星反演 
秦岭主脊区年降水量空间插值最优方法研究被引量:17
《干旱区地理》2017年第3期555-563,共9页卓静 朱延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575136)
利用ARCGIS软件,以研究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数据源,开展以下研究:(1)采用反距离权重法、普通(泛)克里金法、样条函数法和趋势面法进行直接内插。(2)利用降水量随海拔递增率,再次利用以上方法进行插值。(3)分析站点数量的变化对插值精...
关键词:秦岭 年降水量 空间插值 最优方法 
利用卫星分析对流云成冰能力与繁生机制及气溶胶影响被引量:3
《高原气象》2015年第6期1758-1764,共7页朱延年 余兴 徐小红 刘贵华 戴进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306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5136)
为了进一步了解复杂的对流云冰相过程和气溶胶的成冰作用,利用多源卫星反演得到深厚对流云晶化温度(Tg)和-5℃有效半径(re-5),结合气溶胶分类和光学厚度,通过中国及周边141个个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污染气溶胶与沙尘具有相当成冰能力,...
关键词:对流云 成冰能力 繁生机制 气溶胶 卫星反演 
基于GIS的陕西省酿酒葡萄气候区划被引量:16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年第3期244-249,共6页杨文峰 朱琳 李星敏 朱延年 周辉 
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2009ZDKG-08)
利用陕西省96个县(区、市)气象站及周边省份临近气象站近30a(198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辅以经订正后的各县气象哨和水文站观测数据,在对国内外葡萄区划指标分析基础上,确定以≥10℃活动积温为一级指标,酿酒葡萄成熟期8—9月水热系数...
关键词:酿酒葡萄 气候区划 区划指标 陕西省 
基于GIS的棉花气候适宜性区划被引量:7
《陕西气象》2013年第5期29-32,共4页张永红 李星敏 葛徽衍 李博文 周辉 朱延年 贺文丽 
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2009ZDKG-08);科技部公益性行业项目(GYHY200806021);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JKLAM)开放课题(JKLAM201207)
采用陕西1981—2010年30a的气候资料,以8月上旬平均气温、8月下旬—10月中旬降水量、5月中旬—6月上旬日照、生育期大于≥10℃的活动积温4个因子作为陕西棉花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及制图功能,在实现区划指标空间化基础上...
关键词:GIS 棉花 生态气候 适宜性区划 陕西 
陕西油菜生态气候适宜性分析与精细化区划被引量:27
《中国农业气象》2013年第1期50-57,共8页梁轶 李星敏 周辉 朱延年 颜胜安 
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基于GIS的陕西省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区划"(2009ZDKG-08)
利用陕西省96个气象站1981-2010年油菜生长阶段气象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采用GIS技术对油菜进行气候适宜性区划,以期为气候变暖背景下的陕西油菜生产合理规划布局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综合分析陕西各地油菜气候适宜性特点和影...
关键词:油菜 生态气候 适宜性 GIS 区划 
卫星遥感人工增雨作业条件 Ⅰ:对流云被引量:4
《气候与环境研究》2012年第6期747-757,共11页徐小红 余兴 朱延年 刘贵华 戴进 岳治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5087;陕西省科技厅社发攻关项目2012K12-01-03;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IAM201106
利用卫星反演技术和云微物理分析方法,针对云微物理结构和降水形成过程探讨可播性、播撒方式,通过对不同类型对流云分析,归纳出4类可播云系,分析表明:1)重污染深厚对流云,当云底粒子有效半径小于7μm、凝结增长带深厚、降水启动厚度大...
关键词:对流云 云微物理结构 降水形成过程 人工影响天气条件 播撒方式 卫星反演 
卫星遥感人工增雨作业条件 Ⅱ:层状云被引量:13
《气候与环境研究》2012年第6期758-766,共9页刘贵华 余兴 岳治国 戴进 徐小红 朱延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5087;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CMATG2009MS41;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9K11-05
通过卫星多光谱资料的定标,利用可见光反射率、3.7μm和11μm辐射亮温,反演了云顶粒子有效半径、云顶温度等云特征参数。运用图像合成技术,建立了反映云宏、微观特征的RGB合成图。利用发展的多光谱云微物理综合分析方法,通过极轨卫星分...
关键词:卫星多光谱资料 过冷层状云 人工增雨 作业条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