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慧

作品数:18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金锁记》鲁迅小说曹七巧高职院校人性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青年文学家》《大家》《教育与职业》《文学教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网络时代大学生语言文化素养提升研究被引量:3
《文学教育》2019年第3期28-29,共2页李颖慧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深入发展,网络语言开始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更为明显。这些影响具有双面性的特点,本文将重点分析网络环境对大学生语言文化及文学经典阅读方面带来的积极的和不利的影响,并对未来的合...
关键词:网络语言 大学生 语言学习 阅读 
论《百年孤独》与《白鹿原》中的女性悲剧
《文学教育》2018年第21期117-118,共2页李颖慧 
作为同样具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著作《百年孤独》和《白鹿原》,讲述了东西方土地上漫长的家族传奇史。作品中的女性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却都难以逃脱命运的悲剧。本文将从情爱与道德、孤寂的人生选择、以及女性的自主反抗意识几方面来进...
关键词:情爱 道德 孤独 悲剧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分析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6年第23期146-147,共2页李颖慧 
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本身的语文素养非常重要。本文在探讨提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语文素养分析的同时,提出一些教学实践中使用的方式方法,以期能够提高学前教...
关键词:学前教育 语文素养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与人文教育的交互渗透研究被引量:1
《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15期155-156,共2页李颖慧 
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涵。文章在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和人文教育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在教学中将二者有机结合的方式方法,通过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实践教学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践教学 人文教育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者形象
《芒种(下半月)》2014年第7期20-21,共2页李颖慧 
鲁迅先生的小说中,有一类精神处于彷徨无依状态的知识者形象。他们在精神上追求自由、平等,对世俗社会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试图去寻找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家园,却又屡屡碰壁。本文通过对这一类人物形象的分析,试图寻找这些知识者流浪、...
关键词:鲁迅 知识者 流浪 归宿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对女性主义的关注
《文学教育》2014年第5期32-32,共1页李颖慧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著的关注人类生存境遇和两性关系的哲理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曾被《纽约时报》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之作。小说中的两个女性特蕾莎和萨比娜,两者都倒向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成为失落的女性存在,但又不...
关键词: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女性主义 
在分裂的痛楚中感受快乐——论方方的《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
《青春岁月》2013年第20期35-35,共1页李颖慧 
方方的中篇小说《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讲述的是一个女性在家庭、社会、恋人的共同作用下由孤僻逐渐走向分裂的故事,透视着作家对人性的本真的探索。
关键词:方方 女性 人性 
论鲁迅《故事新编》叙事策略
《青春岁月》2013年第18期33-33,共1页李颖慧 
鲁迅创作《故事新编》,不是简单地将既有的文言文本进行白话翻译,而是对"源文本"的各要素进行了重新的组合排列和创造性的改写,通过重组和改编过程,"故事"的意义被重新赋予、追加。鲁迅对"故事"的"新编"过程是一种有独特策略的叙事行为。
关键词:鲁迅 故事新编 叙事策略 
对方方《风景》中叙述者的解读
《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3期27-27,共1页李颖慧 
方方代表作《风景》中叙述者是"我","我"又是一个亡灵,"我"被父亲埋于窗下永远和家人在一起,宁静地看着"我"的哥哥姐姐们生活与成长。"我"的叙述是可靠性叙述,"我"对父亲的那份同情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但是由于"我"特殊的身份,又会...
关键词:风景 叙述者 叙事 
《红楼梦》人物语言的修辞特色被引量:2
《文学教育》2013年第21期55-55,共1页李颖慧 
《红楼梦》的人物语言达到了个性化的高度,能准确地显示人物的性格,其语言成就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最高的。其中创造性修辞格的运用与作品内容表达的完美结合是其语言方面的一大特色,生动展现了《红楼梦》语言通俗而典雅,准确而简练,纯...
关键词:红楼梦 语言 修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