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辉

作品数:43被引量:8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共同犯罪案件审理英美法发回重审诉因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江西警察学院学报》《中国校外教育(上旬)》《法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刑事诉讼中单位诉讼代表人拒不出庭的程序应对被引量:1
《荆楚法学》2024年第3期76-88,共13页杨杰辉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刑事一体化视域下一事不再理的效力范围研究”(项目编号:20BFX092)的阶段性成果。
单位犯罪案件中通常由诉讼代表人代替单位出庭参与诉讼,但是实践中有时会出现诉讼代表人拒不出庭的情况,对此法律法规将拘传作为强制诉讼代表人出庭的手段。但是,对拒不出庭的诉讼代表人采取拘传手段,不具有正当性、合法性,也无必要。...
关键词:诉讼代表人 拘传 单位犯罪 强制措施 
共同犯罪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风险与规制--基于分案审理的研究被引量:2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42-49,共8页杨杰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刑事一体化视域下一事不再理的效力范围研究”(20BFX092)。
允许将共同犯罪案件中认罪被告人与不认罪被告人分案审理,可能会产生侵害不认罪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损害定罪量刑的准确性以及被检察院用于实现不当目的等风险。造成这些风险的主要原因包括:未确立被告人完整的对质询问权,未明确前案裁...
关键词:共同犯罪案件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分案审理 
共同犯罪案件的分案审理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7期120-121,共2页杨杰辉 
2021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刑诉法解释》)。作为最高人民法院有史以来条文数量最多的司法解释,《刑诉法解释》对审判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规范,其中专门对...
关键词:分案审理 刑诉法 最高人民法院 定罪量刑 司法解释 刑事诉讼法 诉讼公正与效率 审判实践 
共同犯罪案件的分案审理研究
《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22年第6期85-97,共13页杨杰辉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刑事一体化视域下一事不再理的效力范围研究”(20BFX092)。
共同犯罪案件的特征以及实现刑事诉讼价值的目标决定了共同犯罪案件原则上应该并案审理。分案审理只有在两种情形下才可以采用:一种是被告人人数众多、案情复杂,并案审理无法保障庭审质量和效率的;另一种是为保护被告人的利益而有必要...
关键词:共同犯罪 分案审理 并案审理 对质权 裁判效力 
共同犯罪案件的分案审理研究被引量:10
《现代法学》2022年第1期191-204,共14页杨杰辉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刑事一体化视域下一事不再理的效力范围研究”(20BFX092)。
共同犯罪案件的特征以及实现刑事诉讼价值的目标决定了共同犯罪案件原则上应该并案审理。分案审理只有在两种情形下才可以采用:一种是被告人人数众多、案情复杂,并案审理无法保障庭审质量和效率的;另一种是为保护被告人的利益而有必要...
关键词:共同犯罪 分案审理 并案审理 对质权 裁判效力 
捕诉一体办案模式初探——基于L市J县检察院的实证研究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101-109,共9页杨杰辉 朱浩辅 金碧莹 
通过对L市J县检察院捕诉一体办案模式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捕诉一体办案模式运行中存在配套标准不完善、办案理念与模式有待适应、检察监督有待加强等问题,在推定捕诉一体办案模式过程中,应该对这些方面予以完善。在配套标准方面,应该完...
关键词:捕诉一体 捕诉分离 办案模式 实证研究 
程序法视野中的罪数论——基于非典型罪数形态的实现研究被引量:1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30-42,共13页杨杰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刑事一体化视域下一事不再理的效力范围研究”(20BFX092)。
罪数存在多种形态,典型一罪与典型数罪均不存在整体评价与分开评价之分,而非典型罪数形态则存在整体评价与分开评价之分,只有整体评价才能实现罪数目的。如何保障构成非典型罪数形态的所有犯罪事实能够一并处理从而进行整体评价,以及如...
关键词:罪数论 非典型罪数形态 诉审同一 一事不再理 
陪审制度与上诉审制度的衔接与协调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90-103,共14页杨杰辉 夏灵颖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刑事程序性上诉的模式选择与制度建构》(项目编号:14JYB820061);2015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课题《阻碍辩护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程序性救济机制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5SFB5022)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陪审制度与上诉审制度之间存在潜在的冲突关系,对于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存在事实与法律审之事后审、法律审之事后审、陪审员参与的复审三种模式,不同模式各有利弊.我国在陪审制度改革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其与上诉审制度之间的关...
关键词:陪审制度 上诉审制度 事后审 复审 
无效辩护制度的正当性与建构被引量:6
《时代法学》2019年第5期63-74,共12页杨杰辉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14JYB820061);2015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课题(项目批准号:15SFB5022)之研究成果
无效辩护制度表面上是针对辩护人不尽职不尽责辩护的制度,但其实质是对国家没有履行公正审判义务的制裁与救济。无效辩护的判断标准是:辩护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损害了辩护的基本功能。作为一种程序性救济机制,无效辩护的救济程序,既有一般...
关键词:无效辩护 有效辩护 公正审判 辩护功能 
罪数论与程序法中的犯罪事实被引量:2
《刑事法评论》2019年第1期395-413,共19页杨杰辉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刑事一体化视域下一事不再理的效力范围研究”(项目编号:20BFX09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诉审同一与一事不再理原则中同一犯罪事实的范围并不完全相同,但两者相互影响。对于罪数论与犯罪事实之间的关系,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同一模式,一种是独立模式。同一模式具有明显弊端,应该采用独立模式,即犯罪事实的范围不取决于罪数论...
关键词:罪数论 犯罪事实 诉审同一 一事不再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