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国泰

作品数:25被引量:6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雕塑园林可持续发展建筑建筑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艺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南方建筑》《工程与建设》《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建筑与环境》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要点与问题分析被引量:9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5期82-83,共2页王莹 潘国泰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的中期成果;项目名称:基于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和预应力锚索技术的软基支护应用设计(KJ2017A74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土地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的高层建筑在高度与数量上的与日俱增使得对于建筑工程的技术有了一定的压力,而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则解决了这一大难题,它是基础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方面上...
关键词:长螺旋钻孔灌注 施工工艺 分析 常见问题 
合肥地区古典建筑庭院景观设计研究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1期67-70,共4页王慧 潘国泰 
本文在介绍古典建筑庭院概念的基础上,就古典建筑庭院空间的建筑、围墙、绿化、园林建筑小品等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以合肥地区几个典型古典建筑庭院类型为例,多方位的研究合肥地区古典建筑庭院的特点,并对古典建筑庭院提出地域庭院理论与...
关键词:古典建筑 庭院空间 围合 构成要素 
构建我国城市沿街广告规划设计体系的思考
《建筑与环境》2010年第6期26-28,共3页张晶 潘国泰 
本文通过对沿街广告的实地调研,深入剖析现实生活中我国城市沿街广告存在的种种问题.依次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建构,进而提出其规划设计体系,旨在达到“人、沿街广告、城市景观”和谐共生。
关键词:沿街广告 构建 规划设计 方法体系 
2010年上海世博会安徽馆展示设计方案构思
《工程与建设》2010年第2期169-171,共3页王莹 潘国泰 
徽州文化历史悠久,古徽州形成了独有的徽文化。为了更好的符合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安徽馆的设计理念定位在"无徽不成镇"上。展示他们在安徽城市的成长与更新演变过程中的文化底蕴、思想智慧等方面的元素,以及这些元素...
关键词:和谐社会 无徽不成镇 城市 文化 智慧 
江南私家园林艺术对现代居住区景观营造的启示被引量:2
《工程与建设》2010年第1期19-21,共3页王玲玲 潘国泰 
江南私家园林是生活最本真的艺术,它铭刻着人们的理性和情感、睿智与思索。文章重点对江南私家园林中时空与景象的关系,园林创作观念以及园林功能等造园艺术方面进行分析,并由此对如何营造现代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进行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江南私家园林 园林艺术 现代居住区 
徽州传统民居营造心理环境的研究被引量:3
《工程与建设》2009年第5期630-631,674,共3页应莉 潘国泰 
环境景观是心理思想的物质外化,徽州传统民居无论是其环境设计、总体布局,还是景观营造、园林规划,无不展示了古代徽州人的勤劳与智慧。针对现存古徽州传统民居环境,提出徽商心理观念、风水堪舆理论以及徽州特有的地形是徽州传统民居环...
关键词:徽州民居 环境 心理 
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手法的误区与发展趋势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122-125,共4页肖峰 潘国泰 
传统设计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主要存在两大误区,即模仿照抄造成场地精神和文化内涵的缺乏,曲解误用造成风格错乱和形式错位。探讨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性与现代化的结合,主要是保留传统形式,使用新材料与新技术手段;将传统元素重新组合形...
关键词:景观设计 现代 传统 误区 继承 发展趋势 
架构建筑学专业多元互融式教学体系的思考被引量:2
《高等建筑教育》2008年第5期52-54,共3页孙培芳 潘国泰 
文章研究了建筑学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弊端,并提出如何架构多元互融式教学体系的设想。此体系可包括基础理论模块、建造技术模块、设计能力模块、交叉互融模块,各模块间应相互渗透、关联,以培养知识全面的、能够适应社会的建筑师为方向,要...
关键词:建筑学 多元 互融 教学体系 
皖南新农村民居发展探索被引量:2
《工程与建设》2007年第4期531-533,共3页刘颖 潘国泰 
为响应新农村建设的号召,调查了安徽江淮丘陵地带村落的空间形态、农民住宅的基本现状、农民的生活方式,结合上级文件分析了已有的专著和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适应农村新生活的住宅形式,力求能够在改善村民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也...
关键词:安徽 丘陵地带 农民生活方式 建筑形式 精神需求 
新农村建设应加强生态景观保护被引量:5
《工程与建设》2007年第3期254-256,共3页汪哂秋 潘国泰 
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差别、改善农村面貌的新举措。为适应新农村规划保护需要,借鉴城市发展的经验,避免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生态环境和乡村特色景观的破坏,新农村建设应加强生态景观保护。将农村环境、景观与生产有机融合,保证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 生态景观 保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