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培芳

作品数:10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科技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广场设计缓冲层绿色化温度控制自然能源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哲学宗教农业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南方建筑》《建筑》《华中建筑》《高等建筑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杭州城:“旧”与“新”建筑遗产的重写本
《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第7期88-91,共4页孙培芳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奖学金资助(奖学金编号:CSC No.201307570015)
杭州是典型的传统古城,这座城市展现了历史建筑环境的充分融合,包括明清时代保存完好的建筑物,也有20世纪的新作。此外,激进的、企图对重要的纪念性建筑进行重建与再造,亦屡有发生。城市里著名的鼓楼,也曾经历副本重写。正统的遗产保护...
关键词:杭州 建筑 遗产 副本 重建 清河坊 鼓楼 鼓楼堂 
浅谈建筑生态化策略
《建设科技》2010年第1期82-82,共1页孙培芳 
笔者在注重生态建筑设计的背景下,对生态建筑的温度控制技术作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建筑环境的绿色策略、建筑本体的缓冲层策略、利用自然能源策略等概念。
关键词:温度控制 缓冲层 绿色化 自然能源 
艺术教育及其建筑的发展历程
《建设科技》2009年第23期89-89,共1页孙培芳 方绪明 
当今世界的教育与艺术正朝着景观化,整体化,信息交流化趋势发展,一种可容纳多个专业,贯穿着建筑、规划、园林三位一体的"整体景园式艺术教育类建筑"的设计概念应运而生。
关键词: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类建筑 整体景园式建筑 
胡雪岩故居的考察与认识被引量:1
《华中建筑》2009年第10期131-134,共4页孙培芳 方绪明 
该文通过介绍胡雪岩故居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其故居的平面布局及建筑特色,指出保护优秀历史建筑,复兴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胡雪岩 故居 考察与认识 
“城市客厅”漫笔——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例评被引量:2
《建筑》2008年第21期66-67,共2页孙培芳 方绪明 郑锐锋 
"低头见铺地,平视看喷泉,仰头是雕塑,台阶和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机关"——这首打油诗,是建筑评论家们对一些城市广场的讽刺与概括,他们把这种不合理的广场设计叫做"广场八股"现象。"广场八股"现象透露出了广场设计中存在的许...
关键词:广场设计 现代城市 客厅 城市广场 建筑评论 文化背景 基地环境 对称式 
架构建筑学专业多元互融式教学体系的思考被引量:2
《高等建筑教育》2008年第5期52-54,共3页孙培芳 潘国泰 
文章研究了建筑学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弊端,并提出如何架构多元互融式教学体系的设想。此体系可包括基础理论模块、建造技术模块、设计能力模块、交叉互融模块,各模块间应相互渗透、关联,以培养知识全面的、能够适应社会的建筑师为方向,要...
关键词:建筑学 多元 互融 教学体系 
浙江科技学院校门与校前区环境设计
《华中建筑》2008年第7期22-23,共2页方绪明 孙培芳 
针对环境和用地条件,遵循建筑创作规律,设计从功能、空间和形式出发,使校门与校前区环境成为城市和校园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出入校园的标志。
关键词:浙江科技学院 校门 环境 空间 形式寓意 
广场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研究被引量:4
《山西建筑》2006年第17期34-35,共2页孙培芳 方绪明 
介绍了环境心理学的环境、行为等的基本概念,阐述了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论述了人们在广场中心生理需求、交往需求和审美需求三方面的心理需求,为广场设计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 需求 设计 
生态建筑的温度控制技术被引量:2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202-205,共4页孙培芳 
关注环境、资源等问题的生态建筑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在注重生态建筑设计的背景下,对生态建筑的温度控制技术作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建筑环境的绿色化策略、建筑本体的缓冲层策略、利用自然能源策略的概念。同时,结合某些建...
关键词:建筑 温度控制 缓冲层 绿色化 自然能源 
“虚实相生”与景观改造——合肥市马鞍山北路景观改造随笔
《南方建筑》2003年第4期27-29,共3页潘国泰 孙培芳 
将"虚实相生"的空间理论应用于景观改造实践中,通过马鞍山北路的景观改造设计,对当代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绿化、视觉空间和行为心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合肥市 景观改造 生态绿化 视觉空间 行为心理 街道空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