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佳

作品数:9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公共艺术意识形态城市公共艺术城市信息技术发展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建筑科学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雕塑》《美术观察》《文艺评论》《美术》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寒地高速公路动态公共艺术设计策略——以黑龙江高速公路为例
《雕塑》2021年第5期86-87,共2页曲春烁 王维佳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HIT.HSS.202109);黑龙江省艺术规划课题“基于工业4.0下的设计4.0研究”(项目编号:2015B079)。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随着附属设施的完善,对出行体验的要求逐渐增高,美化高速公路环境变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动态公共艺术出发,结合实地调研对我国动态公共艺术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以提出寒地高速公路动态公共艺术的设计策略,在一...
关键词:寒地高速公路 公共艺术 
基于问卷下的机场公共艺术偏好研究
《雕塑》2020年第5期82-83,共2页邴嘉勋 王维佳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德国工业设计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实践与重构”(编号:13BG059);黑龙江省艺术规划课题“基于工业4.0下的设计4.0研究”(编号:2015B079)。
随着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交通中等待空间有着更高的期待。机场作为重要的交通空间,其中的公共艺术不仅是展现艺术和传播文化,也影响着旅行的体验。本文将通过调查问卷为主要方法结合实地调研,通过案例分析和定性归纳,对...
关键词:机场空间 公共艺术 调查问卷 公众偏好 
公共艺术中交互式数字的情感体验被引量:1
《雕塑》2019年第2期86-87,共2页刘金哲 王维佳 
黑龙江省艺术规划课题"基于工业4.0下的设计4.0研究"阶段成果(编号:2015B079)
随着社会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现代人逐渐变成了一种商品一种机器,人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生疏的,是机器与机器之间的关系。人们变得越来越麻木、孤独并产生与世隔绝感。本文旨在研究交互式数字公共艺术作用于人们心理的机制,以及使人...
关键词:交互式 数字公共艺术 情感体验 
中国古代文人园林的审美境界及当代价值被引量:2
《文艺评论》2017年第9期116-121,共6页王维佳 李睎睿 
园林的产生源于人类的“超越性需求”。史料中所记载的古埃及和古希腊的几何园林、古代中国的瑶池、悬圃、苑囿,或是天国乐园的人工仿造,或是人伦乐土的人间营造,更多地寄寓着一种生存理想。在中国发展出了文人园林,它是一种特殊化...
关键词:文人园林 古代中国 审美境界 当代价值 自然精神 设计语言 生存理想 内在超越 
数字信息技术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影响被引量:3
《文艺评论》2014年第9期100-102,共3页刘建伟 王维佳 陈童 
黑龙江省艺术重点课题"基于三网合一平台的哈尔滨城市形象与文化身份和谐建构"(10A002)成果之一
数字信息技术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影响是不容忽视且有待研究的,数字信息技术是科学技术与城市公共艺术的桥梁,也是科学技术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具体表现,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创作方式,还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但是数字...
关键词:数字信息技术 公共艺术 城市 信息技术发展 科学技术 创作方式 生活方式 工作效率 
统一后的德国东部艺术研究及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启示
《文艺评论》2013年第5期106-108,共3页王维佳 
2011年度黑龙江艺术规划课题成果编号:11C015
1、引言 在德国统一的过程中.在社会融合上是怎样消除各自社会制度上的差异?同样的民族、共同的语言,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经历在各个方面呈现着差异。通过研究统一后的德国东部艺术,我们既能看到德国在统一过程中的阵痛,也能观察到...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 德国东部 艺术研究 社会制度 社会融合 德国统一 意识形态 社会转型 
王维佳作品
《美术观察》2013年第7期96-96,共1页王维佳 
关键词:布面油画 王维 
王维佳作品
《美术》2013年第1期151-151,共1页王维佳 
王维佳,1973年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998年起就职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006年至2010年期间在德国学习造型艺术,并以毕业创作、毕业答辩满分成绩毕业并获硕士学位。设计并制作的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大堂汉白玉浮雕壁画《生命...
关键词:王维 哈尔滨工业大学 作品 黑龙江省 毕业创作 齐齐哈尔市 1998年 2010年 
德国“新莱比锡画派”艺术分析及启示被引量:2
《美术》2012年第12期118-121,141,共4页王维佳 
2011年度黑龙江艺术规划课题;编号:11C015;论文作为该立项的阶段性研究报告
“二战”后的德国经历了分裂和统一。在冷战时期,作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最前沿的桥头堡,无论是联邦德国还是原民主德国都在各个方面最大限度地宣扬各自的意识形态。
关键词:联邦德国 艺术分析 莱比锡 画派 冷战时期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意识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