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丽生

作品数:34被引量:7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绍兴市委更多>>
发文主题:乡村社会乡村治理乡村社会治理行政伦理建设行政伦理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陕西行政学院学报》《科教导刊》《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培育公共精神:化解乡村社会治理困境的内生路径被引量:18
《河南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92-100,共9页祝丽生 
从公共精神视角研究乡村社会治理,看似一个较为微观的问题,但实际上却折射出乡村社会面临的现实困境。就现阶段乡村社会而言,公共精神不仅关系到如何动员农民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活动,如何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的现实问题,而且也关系到...
关键词:乡村社会 治理困境 公共精神 内生路径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乡村治理结构变迁研究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115-119,共5页祝丽生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发达地区乡村社会治理中公共精神重塑问题研究”(15CSH013)。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乡村社会呈现出不同的治理结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乡村治理的结构历经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政社合一”结构确立、改革开放初期“乡政村治”结构形成、改革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乡村治理 结构变迁 新时代 
乡村振兴视阈下现代公共精神之塑造被引量:1
《行政与法》2021年第5期73-80,共8页祝丽生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发达地区乡村社会治理中公共精神重塑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CSH013。
在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随着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农民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乡村公共活动之中,乡村社会已具备了培育现代公共精神的土壤。由于乡村社会结构和形态正处于转型期,现代公共精神的培育和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难题。应从加强...
关键词:乡村振兴 现代公共精神 乡村集体经济 民主政治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浙江实践被引量:1
《行政与法》2020年第1期84-89,共6页祝丽生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发达地区乡村社会治理中公共精神重塑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CSH013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直接影响着乡村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浙江经验,也改变了乡村社会的面貌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于乡村社会...
关键词:改革开放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治理现代化 浙江实践 
中国语境下现代乡村公共精神重塑路径研究被引量:5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36-45,共10页祝丽生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5CSH013)
不同的文化孕育出不同的精神,不同的国家政体和社会结构产生不同的精神内涵,西方的公共精神产生于古希腊的城邦政治之中,而对于家国特色明显的传统中国来讲,公共精神孕育于国家与乡土社会之中,以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和朴素的社会交往得...
关键词:中国语境 乡村公共精神 公共意识 村庄共同体 
村规民约的内生机制变迁及培育——基于绍兴市的调查研究被引量:2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70-74,共5页祝丽生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发达地区乡村社会治理中公共精神重塑问题研究”(15CSH013)阶段性成果
随着中国乡村逐渐从伦理型社会进入到现代法治型社会,乡村社会基本秩序由内生为主转变成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传统村规民约也逐渐被现代乡村规则所替代。在这种变迁过程中,乡村社会呈现出一定的内在认同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
关键词:村规民约 内生机制 绍兴实践 乡村治理 
擦亮特色小镇的“特色”名片
《人民论坛》2019年第21期50-51,共2页祝丽生 
2015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发达地区乡村社会治理中公共精神重塑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CSH013)的阶段性成果
科学治理特色小镇能够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是中国城市管理体制下一步的改革重点。建设特色小镇需要从精细化治理入手,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特色小镇社会治理模式,健全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立足小镇产业和文化,不断...
关键词:特色小镇 新型城镇化建设 科学治理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公共精神培育研究被引量:8
《广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9期133-137,共5页祝丽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发达地区乡村社会治理中公共精神重塑问题研究"(15CSH013);浙江省社联研究课题"发达地区乡村社会治理中公共精神重塑问题研究--以绍兴为例"(2015B036)
传统乡村公共精神是在中国独特的社会结构与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为维护乡土社会稳定、保障农民生产积极性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一方面,传统公共精神的式微和现代公共精神尚未形成造成乡村内在的认同复杂,农民公共参与意识淡薄,农村公...
关键词:乡村社会 公共精神 培育 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 基层民主 
积极培育现代村规民约被引量:4
《人民论坛》2018年第13期76-77,共2页祝丽生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发达地区乡村社会治理中公共精神重塑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CSH013)的阶段性成果
在由"传统"向"现代"村规民约的变迁过程中,乡村社会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认同缺失,这必然会影响现代村规民约实效性的发挥。因此,需要加强基层政府和农民的双向互动,积极构建农民的内在认同与政府的外在引导机制,形成"内生"与"外导"的有...
关键词:村规民约 内生机制 政府引导 
公共文化建设要实现“内”与“外”结合
《科教导刊》2017年第3X期142-143,共2页孙煜程 祝丽生 
公共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繁荣活跃公众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公众文化建设活力不足和公共文化服务欠缺等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笔者提出:公共文化建设要实现"内"与"外"结合,即一方...
关键词:公共文化 内部培育 外部服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