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朝红

作品数:51被引量:31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鲎大黄鱼条纹斑竹鲨仔鱼红螯螯虾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渔业研究》《中国水产科学》《水生生物学报》《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鲎——来自滨海的“盔甲隐士”
《知识就是力量》2024年第12期52-55,共4页潘杭钊 翁朝红 
中国鲎(hou,Tachypleus tridentatus),节肢动物门]肢口纲剑尾目,又称“中华鲎”“三棘鲎”,在福建省,它们常被称为“夫妻鲎”‘海怪”,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是世界上仅有的4种鲎之一(分别为中国鲎、圆尾鲎、巨鲎和美洲鲎)。它是生物...
关键词:生物知识 节肢动物门 中国鲎 肢口纲 剑尾目 美洲鲎 进化历程 生理结构 
不同生物饵料对中国鲎繁殖性能及后代质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2024年第30期149-154,共6页陈志 邹双燕 翁朝红 邹丽珍 方垂弘 
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专项“福建沿海中国鲎成体性腺周年变化的研究”(2019R1002);福州市科技创新平台项目“中国鲎幼体仿生态养殖系统研究和开发”(2021-P071);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科学放生专项基金“中国鲎繁育与增殖放流”。
为筛选有效促进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亲鲎性腺发育及产卵的生物饵料,选取成年中国鲎15对,于2021年7—8月开展生物饵料实验,以菲律宾蛤仔(A组)、双齿围沙蚕(B组)、近江牡蛎肉(C组)、菲律宾蛤仔+双齿围沙蚕(D组)和近江牡蛎肉+...
关键词:中国鲎 饵料营养 繁殖 卵质量 
温度对中国鲎幼体蜕壳及成活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2024年第6期674-683,共10页翁朝红 陈瑞芳 谢仰杰 陈志 钟赟民 臧浩男 吴思颖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GXNSFBA281071);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合作项目(S23013)。
为了评价温度对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幼体培育效果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自行设计的中国鲎幼体培育系统,比较了仔鲎和稚鲎在4种水温(25、28、31和34℃)条件下的蜕壳率、蜕壳时间和死亡率。结果表明,经过120d的培育,仔稚...
关键词:中国鲎 仔鲎 稚鲎 温度 培育 
中国鲎人工驯养繁殖技术初步研究被引量:1
《渔业研究》2023年第3期246-253,共8页陈志 翁朝红 邹丽珍 周洪磊 蒋奕雄 方垂弘 李裕红 关杰耀 
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专项(2019R1002);福州市科技创新平台项目(2021-P071)。
为恢复濒危物种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种群数量,2021—2022年在福建省罗源县开展中国鲎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基于野外自然产卵场及幼体生境观测结果,构建人工模拟产卵环境,诱导野生亲本在仿生态环境中自然受精、产卵繁殖,并...
关键词:中国鲎 驯养 自然产卵 人工孵化 苗种培育 
中国鲎室内人工繁育和鲎卵、幼体常见病原鉴定及其防治被引量:2
《中国水产科学》2023年第6期799-811,共13页钟赟民 翁朝红 王志婷 李佳怡 谢仰杰 
深圳质兰公益基金项目(2021040121B,2022070771B);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合作项目(S23013)。
为了鉴定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人工繁育过程中感染受精卵和低龄幼体的细菌或真菌等病原,同时探索防治措施,本研究开展了中国鲎在自然受精条件下的育苗实验。采用16S r DNA和ITS测序技术分别对感染病原的中国鲎受精卵表面细菌...
关键词:中国鲎 人工繁育 病原鉴定 溴氯海因 受精卵 幼体 
水产学科“动物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高等农业教育》2023年第1期121-127,共7页翁朝红 肖志群 姜永华 张静 李丹 
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基于新农科建设的水产类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教高厅函(2020)20号);集美大学第三批在线开放课程立项项目: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动物学”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与实践(JG21037)。
动物学是水产学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广博、知识点繁多,是后续课程的先导。在“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夯基强专,自学爱学”的课程教学理念为宗旨,利用互联网平台我们设计和实践了多任务、多反馈、多关联...
关键词:动物学 创新性 翻转课堂 混合式教学 水产学科 
个体大小和性别及底质对红螯螯虾打斗行为的影响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1期10-19,共10页文永婷 翁朝红 谢仰杰 高秀菊 
福建省科技厅科技项目(2019N0013)。
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个体间打斗行为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通过摄像记录,观察并分析了红螯螯虾不同个体大小、性别的打斗行为差异,以及不同环境底质和遮避物对其打斗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不同规格红螯螯虾的打斗...
关键词:红螯螯虾 打斗行为 性别 养殖环境 遮避物 
红螯螯虾的摄食行为及饵料选择性被引量:4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6期489-497,共9页党一钊 翁朝红 范明坤 文永婷 谢仰杰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N0013);福建省水产生物育种与健康养殖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DF201910)。
对红螯螯虾的摄食行为进行了观察,并比较了红螯螯虾对几种饵料的选择性。结果表明,红螯螯虾的摄食过程可分为寻食、取食和清洗3个阶段。对单只红螯螯虾的摄食行为观察结果显示,投喂鱼肉、玉米、胡萝卜和配合饲料4种饵料时,红螯螯虾首次...
关键词:红螯螯虾 摄食行为 食物选择 
红螯螯虾的病害及其防治技术被引量:2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3期193-203,共11页谢仰杰 党一钊 翁朝红 李港杰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N0013);福建省水产生物育种与健康养殖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DF201910)。
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自20世纪90年代引进中国,已在中国多个省份养殖成功,成为中国的新兴淡水养殖种类,近年发展迅速。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病害问题逐渐显现。红螯螯虾的疾病主要由病原引起,营养缺乏...
关键词:红螯螯虾 病害 防治 
红螯螯虾体表附生切头涡虫类研究概述
《动物学杂志》2021年第3期469-477,共9页谢仰杰 翁朝红 钟赟民 文永婷 户晓腾 
福建省科技厅科技项目(No.2019N0013)。
随着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养殖业的发展,附着于红螯螯虾体表的切头涡虫及其危害已引起养殖业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切头涡虫的分类地位和分布,详细描述了切头涡虫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并对切头涡虫的共生特性、食性、生...
关键词:切头涡虫 红螯螯虾 形态结构 生物学特点 危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