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欲晓

作品数:10被引量:5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他者中世纪《红字》基督教伦理霍桑《红字》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外国语言与文化》《国外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塞缪尔·理查逊《亲朋往来信札集》的道德主题和英国新教决疑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35-44,158,共11页方芳 苏欲晓 
本文研究国内批评界鲜有涉及的塞缪尔·理查逊早期书信集《亲朋往来信札集》与英国新教决疑论(casuistry)之间的关系。对理查逊早期几组书信的分析可以看出,决疑论在促进《信札集》实现其最关键的道德目的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具体...
关键词:塞缪尔·理查逊 《信札集》 决疑论 良心个案 道德主题 
弥尔顿的“批评式引喻”——论《失乐园》中的撒旦与西方古典史诗中的英雄
《外国语言与文化》2021年第4期48-57,共10页马一宁 苏欲晓 
引喻是《失乐园》的一大艺术特色,也是解读撒旦内在品质的切入点。弥尔顿征引了西方古典史诗中英雄的语言、行动和场景,与撒旦建立起关联。然而,这种关联并非意指撒旦是《失乐园》的英雄,而是以传统英雄为参照来批评、讽刺撒旦。本文梳...
关键词:弥尔顿 《失乐园》 批评式引喻 撒旦 英雄 
中世纪宇宙模型中的“道”--C.S.路易斯“中世纪模型”及其现代主观论批判
《国外文学》2020年第2期10-21,156,共13页苏欲晓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C.S.路易斯的中世纪论研究"(项目编号:13BWW004)的部分研究成果。
C. S.路易斯的《被弃的意象》描绘了作为"中世纪艺术巅峰之作"的中世纪宇宙模型,是阅读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文学作品"迄今为止的最佳导读"。本文探讨路易斯中世纪宇宙模型中代表客观价值信念的"道"(Tao)如何构成他对现代性价值主观论的批...
关键词:C.S.路易斯 中世纪模型 “道”客观价值 主观论 
隔世融汇的异象,交互启明的艺术:论布莱克的《天路历程》插画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8年第1期51-62,共12页苏欲晓 
本文评述鲜为人知的英国画家兼诗人威廉·布莱克为英国清教徒作家约翰·班扬的著名寓言《天路历程》所做的29幅插图。首先介绍20世纪中期这29幅插图的发现过程,同时指出两位相隔百年的艺术家在天分、志趣、才情、信仰方式与生活时代之...
关键词:威廉·布莱克 约翰·班扬 《天路历程》 插画 启明 
恒常的他者——论C.S.路易斯美学观的道德根基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57-64,共8页苏欲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WW004)
20世纪英国批评家C.S.路易斯在其文学批评与实践中坚持客观价值之道的恒常性与他者性,警惕20世纪以来道德领域、文艺批评界日渐鼎盛的主观主义与价值虚无主义。他于20世纪中期所做《人的消解》一书敦促人们认知大至人类文明的延续,小至...
关键词:C.S.路易斯 《人的消解》 客观价值之“道” 他者 恒常 
论C.S.刘易斯的“中世纪模型”
《外国文学评论》2013年第1期192-203,共12页苏欲晓 
本文述评英国批评家C.S.刘易斯在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文学研究上的一项杰出贡献——对欧洲中世纪宇宙观的系统描摹和揭示。宇宙观对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却为当今学者所忽视。刘易斯通过对这一宇宙观的呈现,引导现代...
关键词:C S 刘易斯 “中世纪模型” 古典阅读 批评 
多元视角的融合与撞击:半个世纪的弗兰纳里·奥康纳研究被引量:4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0年第2期41-47,共7页苏欲晓 
本文通过对美国天主教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研究史资料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梳理和分析,揭示半个世纪英语世界奥康纳研究与批评的发展进程,指出奥康纳研究呈现的如下特征:由于奥康纳作品中强烈的宗教性与同样强烈的怪诞性,对该作家的研究始...
关键词:奥康纳 阐释 多元视角 
自我与他者:C.S.刘易斯的文学批评观述评被引量:2
《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第4期128-142,共15页苏欲晓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C.S.刘易斯的‘他者性’美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英国学者C.S.刘易斯作为文学批评家的身份长期未得到重视,本文介绍并评述刘易斯有关文学阅读、批评与创作的核心观点。他始终强调隐匿主观自我,认识、接受并敬重与不同自我立场相对应的各类"他者":与读者个体自我对应的作者与文本,与作...
关键词:C.S.刘易斯 自我 他者 相遇 
罪与救赎:霍桑《红字》的基督教伦理解读被引量:31
《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114-120,共7页苏欲晓 
与清教传统有着复杂关系的美国作家霍桑,其代表作《红字》向来为国内众多读者及评论者解读为对清教伦理及其所源出的基督教伦理的控诉和鞭挞。笔者对《红字》进行重新解读,认为无论是从主题、人物刻画、叙事声音还是对清教社会的揭露都...
关键词:《红字》 基督教伦理 清教  救赎 
盲者与巨形图像——弗朗纳里·奥康纳的小说视野被引量:16
《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30-36,共7页苏欲晓 
本文从弗朗纳里·奥康纳小说的两大焦点“近乎失明者”和“大而惊人的图像”入手 ,分析、揭示作者的创作视野 ;并以她有代表性的四个短篇为例 ,说明这位天主教作家整个创作生涯的纯粹性和集艺术家、哲人与信仰者眼光为一体的独到视角。
关键词:奥康纳 小说 创作视野 短篇 哲人 作家 眼光 艺术家 创作生涯 代表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