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晶

作品数:4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癸卯学制中体西用经学儒学儒家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门》《教育学报》《思想与文化》《中国儒学》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从人文教化到知识研究——儒家教育在清末新学制中的转型被引量:1
《思想与文化》2016年第2期-,共14页袁晓晶 
2015年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课题“信仰与知识的分野:儒学学科化的近代危机”(项目编号:15ZS033)阶段性成果
清末的学制改革不仅是中国教育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渡阶段,同时也是儒家走进现代学科体系中的关键步骤.这一时期的学制改革,虽然坚持了“中学为体”的原则,但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却促成了儒家由人文教化之学转向了以近代知识研究为目的...
关键词:癸卯学制 道德化儒学 知识化儒学 
晚清保守主义者的国家观与心理结构--以张之洞学政改革为例
《哲学门》2016年第1期65-83,共19页袁晓晶 
2015年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课题“信仰与知识的分野:儒学学科化的近代危机”(项目编号:15ZS033)阶段性成果。
张之洞在晚清的学政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其思想的复杂性也反应出晚清保守主义的典型特征。首先,张之洞坚持以国家主义为核心的“国家观”;其次,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挖掘与继承,他的思想经历了从“中体西用”到“保存国粹”的重要转变...
关键词:国家主义 保存国粹 中体西用 
礼教下延及其德育化转型——清末新学制中的礼教困境
《中国儒学》2014年第1期245-258,共14页袁晓晶 
礼教者,以礼为教,它是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传统教育制度确立时所依据的基本原则。就对个人的教育而言,礼教在横向上覆盖了一个人由己到物的过程,纵向上则延续了一个人由生至死的发展。就社会而言,礼教覆盖...
关键词:教育 礼教 时所 学校 文化 传统 
癸卯学制中的“中体西用”观与儒家教化的近代危机被引量:4
《教育学报》2013年第5期122-128,共7页袁晓晶 
"中体西用"是近代以来一种"融通中西"的思想观念。以"中学"为体,强调儒学在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以巩固传统的纲常思想;以"西学"为用,重视西学在教育体系中的实用价值,以达到"自强"和"保国"的目的,二者间的关系与张力构成了"癸卯学制"...
关键词:中体西用 癸卯学制 经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