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肄

作品数:9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顺学院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罗尔斯公民基本权利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道德与文明》《理论观察》《安顺学院学报》《北方法学》更多>>
所获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公民经济自由在中国宪法中的重新确立被引量:5
《北方法学》2017年第4期46-58,共13页邓肄 
作者主持的安顺学院2015年度博士基金项目"公民经济自由权在中国宪法中的再生"(Asxybsjj201507)的最终研究成果
在中国,从1954年宪法开始直到1978年宪法,公民经济自由均在总体上被宪法所否定。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执政党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制定方针、政策,公民经济自由在1982年宪法中开始得到初步的肯定,并最终在以后的...
关键词:经济自由 宪法 基本权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强制与自律——罗尔斯《正义论》中的稳定性问题
《安顺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90-93,共4页邓肄 
在《正义论》中,罗尔斯论及了社会合作、正义观念和正义制度等不同对象的稳定性,但在罗尔斯那里,这些不同对象的稳定性问题实际上具有同一性,这是罗尔斯受亚里士多德影响,将稳定性理论与正义理论融为一体,并意图解决现代自由主义者的根...
关键词:稳定性 同一性 正义感 强制 自律 
现行宪法修正案的隐性主题被引量:1
《理论导刊》2014年第8期95-98,共4页邓肄 
西南政法大学重点课题"改革开放与中国宪政革命研究"(09XZ-ZD-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经济制度是影响人们经济生活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则集合。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只是现行宪法四个修正案的显性主题,其隐性主题乃是公民经济自由权在中国宪法中的扩充与完善。1956...
关键词:经济自由权 宪法修正案 人权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立宪主义--文本阅读与理论考察
《理论月刊》2014年第7期16-21,共6页邓肄 
马克思恩格斯直接批判的立宪国家或立宪制主要是指君主立宪国家或君主立宪制,立宪主义主要是指君主立宪的主张,探究马克思主义与近现代立宪主义的关系,必须深入其科学社会主义大厦进行理论考察。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
关键词:君主立宪 共产主义 个人自由 国家 
社会主义宪政的启航——重读1982年宪法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64-67,共4页邓肄 
西南政法大学重点课题(09XZ-ZD-12)
1982年宪法深刻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是一部拨乱反正的宪法,也是一部浸染着宪政精神的社会主义宪法:它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事实上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纠正了"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无产阶级...
关键词:文化大革命 1982年宪法 社会主义宪政 
司法独立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刍议被引量:2
《理论观察》2013年第3期24-25,共2页邓肄 
三权分立并非司法独立的理论基础,司法独立的模式也多种多样,人民代表大会至上的全权地位并非不能容纳司法的相对独立。司法活动本身蕴涵了司法必须对人民负责的内在要求,在西方国家,司法部门应该对人民负责并承担政治责任的观念也是深...
关键词:司法独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 法院制度改革 
宪法解释权初探被引量:2
《理论观察》2012年第4期46-47,共2页邓肄 
宪法解释权的产生,源于宪法适用主体的多元性。由于宪法适用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存在各宪法适用主体对宪法理解的不尽一致。为消除对宪法解释的不一致,保障宪法权威,维护宪法秩序,就必须赋予一个专门机关以宪法解释权,由它对宪法进行最后...
关键词:宪法解释 宪法的解释 宪法解释权 
罗尔斯的公共理性理论及其与正义理论的关系
《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1期85-89,共5页邓肄 
2007年西南政法大学人才引进项目"罗尔斯宪政哲学研究"
公共理性是罗尔斯在完善其正义理论的过程中提出的重要理念,但它并不是一个前后一致的理论,它只是在本初意图上是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后来逐渐演变成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理论形态。罗尔斯之所以将公共理性理论脱离原有的正义理论,在...
关键词:公共理性 合法性 相互性 
“法律解释”与“法律的解释”——一个语言哲学的分析
《学理论》2010年第36期107-108,共2页邓肄 
在人类的语言中,很多语词是有内在意义的,不能随便指称。分析人们在日常使用"法律解释"与"法律的解释"时的意指,会发现二者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法律解释"与"法律的解释"并不能相互指代。中国学者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应首先注重概念的准确...
关键词:语言哲学 语言滥用 法律解释 法律的解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