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玮

作品数:8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遗址保护城市隋唐丝绸之路城中村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建筑与文化》《住区》《大众考古》《中国建筑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时间·空间·能效——城市更新单元使用后评价研究
《城市环境设计》2024年第6期256-270,共15页刘恺希 王一飞 罗雨佳 邸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210806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青年项目(2021JQ-514)。
以西安咖啡创业街区为案例,探索该场所的街道活动与空间社交网络之间的关系。通过提供未来的更新设计和整体重建布局,从“人”的角度指导旧城区的更新和发展。这对于提高公共空间的质量和活力,促进城市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西安咖啡创业街区 空间活动 空间句法 多元数据 社会调查 
城景一体:一种追求城市人居格局意境的本土风景营造模式被引量:2
《城市规划》2024年第2期I0001-I0002,共2页李静洋(文/图) 李小龙(文/图) 杨晓丹(文/图) 邸玮(文/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0806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JQ-514)共同资助。
1.何谓“城景一体”中国本土规划素来葆有对诗意栖居的向往和对美好人居环境的不懈追求,注重城市建设与风景营造的有机统一。城市规划建设积极地发掘风景、激活风景、融汇风景、创造风景、升华风景;且不止于关注一地、一隅之局部风景点...
关键词:整体经营 诗意栖居 营造模式 城市规划建设 风景 本土 
隋唐长安城遗址及其保护研究综述被引量: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58-64,共7页邸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0806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20210063、2021JQ-514)。
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长安城规模宏大、格局严谨,是中古时代东亚地区最伟大的都城,其对中国后世及东亚国家都城营建影响深远。唐以后西安历代城市建设均叠压其上,隋唐长安城日渐消隐于地下。当前隋唐长安城遗址已探明总体规模与...
关键词:隋唐长安城遗址 大遗址保护 丝绸之路 
城市村落中的隋唐长安城--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保护与西安城中村更新的矛盾与协同被引量:1
《住区》2020年第1期66-73,共8页邸玮 
随着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城市急速扩张过程中众多城郊乡村被纳入了城市建成区范围,进而演化成为“城市村落”,其中特别是位于历史城市中的城中村,所面临的不仅是一般意义从“村落”到“城市”的转换,更需应对历史城市文化...
关键词:住区 城市型大遗址 历史城市的城中村 保护与城市更新 协同策略 
隋唐长安城遗址的空间展示体系被引量:1
《大众考古》2019年第12期48-55,共8页王璐(文/图) 岳圆(文/图) 邸玮(文/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考古遗址公园中建筑遗址的展示理论与方法研究”(51308433)研究成果。
对隋唐长安城遗迹的探访、使用与研究自北宋就已开始,在当今的历史条件下,以整体保护为视野、以继承这座伟大城市的格局和文化意义为目标的保护展示工作迫在眉睫,且极具挑战性。隋唐两代为西安留下来的大型都城考古遗址——隋大兴唐长...
关键词:隋唐长安城 唐长安城遗址 保护展示 都城考古 中国古代城市 整体保护 城市建成区 丝绸之路 
联合毕业设计的教学经验与思考被引量:5
《中国建筑教育》2016年第2期73-79,共7页尤涛 邸玮 
2014年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四校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三专业毕业设计联合教学探索”,项目编号JG011310
校际联合毕业设计是近年来国内部分建筑类院校中积极开展的一项教学实践活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在联合毕业设计方面已进行了5年的有益尝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一教学实践活动对毕业设计乃至整个本科教学都起到了积极...
关键词:联合毕业设计 双联合 UC4 经验 
老挝琅勃拉邦活态遗产案例被引量:1
《建筑与文化》2010年第11期32-33,共2页Saveuy Silavanh 邸玮 
老挝是一个内陆国家,坐落在南亚半岛。人类在这一地区定居生活超过了1万年,琅勃拉邦仍保留着传统的居住形式。 琅勃拉邦是一个省,地处老挝北部地区。琅勃拉邦省的人口大约在460,000人,在保护区域内居住着24,000人,保护区位于由湄公河...
关键词:老挝 案例 遗产 居住形式 保护区域 定居生活 北部地区 河谷地区 
西安市五六十年代居住建筑研究
《山西建筑》2007年第14期25-26,共2页杨春路 邸玮 张敏 
通过对西安市铁路局家属区内五六十年代的居住建筑所在环境进行的调查研究,分析了五六十年代居住建筑所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关基本保护的方法,对我国其他城市和地区存在的近现代居住建筑所面临类似问题的研究有所借鉴。
关键词:居住建筑 城市 企业 居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