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立飞

作品数:54被引量:4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学历史小说小说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天津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争鸣》《江淮论坛》《广西社会科学》《明清小说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突破堤岸的思想洪峰,抑或不断前进的精神——郭小川1957年三首叙事长诗的一种读法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70-75,共6页闫立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现实主义与当代文学的发生研究(1949-1966)”(20BZW177)。
作为真诚革命者,诗人郭小川从“批判”和“赞歌”的角度进行诗歌创作。细读1957年创作的《深深的山谷》《白雪的赞歌》和《一个和八个》三首致力于探索新的创作路径的叙事长诗,可以在郭小川构建的“爱人”与“山谷”“赞歌”与“遭遇”...
关键词:郭小川 叙事长诗 《深深的山谷》 《白雪的赞歌》 《一个和八个》 
色彩谱系、数学思维和市井烟火——论王松小说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96-102,共7页闫立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ZW177)。
王松对叙事有清醒的认知,其特点也表现于不同创作阶段、不同题材的作品中。中篇小说《红骆驼》的获奖,既在艺术与技巧的维度上肯定了王松的“叙述冒险”,也在色彩谱系的构建上呈现出他的创造。由此,该小说在王松的创作中具有典范性的意...
关键词:王松 《红骆驼》 津味小说 叙事艺术 数学思维 
孙犁的“摇摆”:抗战书写的现实与现实主义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2年第S01期110-118,共9页闫立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实主义与当代文学的发生研究(1949-1966)”(项目编号:20BZW177)的阶段性成果。
从“摇摆”的角度观察孙犁的抗战书写,可以看到他在现实与现实主义的关联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小说创作。这种调整表现为纪事与小说的区分和文体混用,由此造成孙犁在延安小说写作中对有意放弃的旧作进行打捞式的改写与翻新。这种改写行为,...
关键词:孙犁 抗战书写 现实主义 
启蒙性批判的悖反:重读冯骥才的《神鞭》《三寸金莲》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2年第1期77-85,共9页闫立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实主义与当代文学的发生研究(1949-1966)”(项目编号:20BZW177)的阶段性成果。
《神鞭》《三寸金莲》作为冯骥才突破其创作瓶颈另辟一条新路的“文化试验”的开端与高潮之作,不仅在冯骥才作品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而且在当代文学史中具有现象性意义,它们虽然在当时被“误读”或批判,却在重回80年代研究中成为典型文本...
关键词:冯骥才 《神鞭》 《三寸金莲》 启蒙性批判的悖反 
《行走海河》:近代百年看天津
《视界观》2022年第11期11-12,共2页闫立飞 
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三集纪录片《行走海河》,由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海河传媒中心联合策划制作。纪录片以行进式的视角、故事化的手法,记录了一座城市的跃动与生机。现实与历史通过影像诗意的叙述,一点点地拉近时空,在人与城的交汇...
作为“手艺人”的冯骥才:从《阴阳八卦》到《怪世奇谈》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1期86-94,共9页闫立飞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实主义与当代文学的发生研究(1949-1966)”(项目编号:20BZW177)阶段性成果。
中篇小说《阴阳八卦》在冯骥才的创作中具有承前启后的转折性意义。它不仅承续了《神鞭》《三寸金莲》“文化试验”的创新与冲动,代表组合小说《怪世奇谈》的完成,而且在结构与意义上解构和终结了这一模式,开启了“俗世奇人”的全新历...
关键词:冯骥才 手艺人 《阴阳八卦》 《怪世奇谈》 小说研究 当代文学史 
莫言的《故乡人事》与孙犁作品比较分析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339-343,共5页闫立飞 
小说《故乡人事》是作家莫言停笔五年之后的新作。这部以故乡人和事为主题的小说不仅表达了作家回望故乡的理想与愿望,而且在风格与题材上与孙犁作品构成有趣的呼应。通过比较阅读与分析,可以看到莫言不仅在文学起步阶段因受到孙犁的关...
关键词:莫言 《故乡人事》 孙犁 
“介入”的美学:蒋子龙小说的一种读法
《文学评论》2018年第3期94-103,共10页闫立飞 
蒋子龙以《乔厂长上任记》进入新时期文坛,成为"改革文学"的开风气者,并成为新世纪以来"重返80年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作家。蒋子龙早期作品受到重视与重读的同时,其他小说作品则受到忽视或遮蔽。本文尝试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以其"开...
关键词:介入 蒋子龙 开拓者家族 同时代 
新时代,文学何为?--关于中国新经济文学的理论探讨
《百家评论》2018年第1期49-66,共18页陈丽伟 何建明 陈福民 李掖平 李西岳 闫立飞 宁雨 郑旺盛 戴荣里 毅剑 马涌 
陈丽伟: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回首40年来的文学创作,我们发现少有正面反映中国改革开放40年历史进程的精品力作,也少有来自文学理论方面的明确引导。正是基于这一方面的缺失,在多年前就提出了中国新经济文学这一概念并努力...
关键词:文学创作 新经济 中国 改革开放 历史进程 文学理论 
五大道与都市意象的重构被引量:1
《理论与现代化》2015年第4期87-88,共2页闫立飞 
引言 城市既是现实性的物质世界。又是想象的空间。它通过想象被赋予都市的记忆与历史及其客观有效性。为了进入都市空间,解析和探究天津这座城市历史与都市现代性建构的隐秘过程,我们采用了开放的理论视阈和多维的观察视角.从“五...
关键词:都市意象 都市空间 现代性 大道 镜像 城市历史 重构 客观有效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