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宇

作品数:13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孤独感爱情感伤小说历史小说表现手法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广西社会科学》《长江师范学院学报》《长春大学学报》《电影评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乡村的树(外1章)
《当代教育》2010年第1期179-180,共2页陈国宇 
树是大地的脊梁。当一丛丛葱茏的树林连绵起伏地从飞驰的车窗前掠过时,我脑海中忽然产生了这样的思想。是的,如果大地没有树,那该是多么平淡乏味!树给了大地挺直的骨骼和俊美的轮廓。有了树,大地才有了跌宕,有了动感,有了激情和...
关键词:中学 作文 语文教学 《乡村的树(外1章)》 
陈翔鹤小说风格探微
《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120-123,共4页王志明 陈国宇 
陈翔鹤在浅草—沉钟社时主要以"为艺术"文学观来指导小说创作,他的小说注重自我表现,大胆表现知识分子的苦闷感伤情绪。他以人道主义的眼光来赞美儿童美好的心灵,把儿童纯洁善良的天性看成是理想人性的象征。他将目光投向了大自然,去寻...
关键词:陈翔鹤 小说风格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爱情总是这般的迷醉——对电影《人鬼情未了》的赏析被引量:2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0年第1期122-123,共2页陈国宇 
《人鬼情未了》堪称是爱情片的经典,虽然时隔多年,但每次观看后总能让人回味无空,对爱情有一番新的体会,这得益于该影片采用神奇的艺术想象力,用现代电影艺术创造出无限可能。
关键词:《人鬼情未了》 表现手法 想象力 
评电视剧《关东大先生》艺术特色
《电影评介》2009年第24期80-80,共1页陈国宇 石兰思 
赵本山导演的民国历史剧《关东大先生》,突破了其擅长的乡村生活剧题材,虽然没有产生乡村爱情剧那样轰动,但该剧在故事情节、思想性和人物形象塑造三个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使它有别于以往赵本山导演的电视,给观众不一样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关东大先生》情节 娱乐性 人物形象 
陈翔鹤的创作心理初探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57-60,共4页陈国宇 
陈翔鹤在"五四"退潮时踏上文坛,深受苦闷彷徨空气的感染,陷入了孤独迷惘中。在精神深处忧郁气质的影响下,他在创作中流露出感伤情调,也赋予其笔下人物浓厚的孤独心理。在苦闷的境界中,他企图借助宗教力量来解救自己脱离苦海,安慰受伤的...
关键词:忧郁气质 孤独感 宗教题材 风格变化 
岸的冀望
《当代教育》2009年第3期127-127,共1页陈国宇 
穿越了风的纪念,如浮萍般惆怅,默默地聆听海的心潮,伫立于无数个世纪的冀望,在明月下,冻结成一尊伟岸的雕塑。心缘停泊于何方?仰望无际的苍穹,白云低吟,雁儿掠过了遥远的思念,湿漉漉的一片月光就枕于失眠的夜晚。曾几何时,那...
关键词:散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岸的冀望》 
陈翔鹤小说创作之我见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31-32,共2页陈国宇 
陈翔鹤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开始创作,曾与郁达夫和鲁迅先生相识交往,深受郁达夫小说感伤情调和自叙传风格的影响,也留下了鲁迅小说的深深烙印,同时还注意吸收西方现代派手法来丰富自己小说的表现方法,使其小说日益走向成熟。
关键词:郁达夫 鲁迅 现代主义 
风雨飘摇中的历史叙述——重读陈翔鹤历史小说的批评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49-52,共4页陈国宇 
60年代中期,陈翔鹤的历史小说受到批判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对陶渊明的评价,借古讽今,嵇康的叛逆精神,历史背景。他的历史小说因为坚持个性化的历史叙述,偏离了主流文学的要求而受到批判,这种政治化的批评给当时的文学创作带来了十分有...
关键词:陈翔鹤 历史小说 陶渊明 嵇康 文学批评 
庐隐小说的浪漫主义倾向初探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77-80,共4页陈国宇 
庐隐是一位富有浪漫精神的女作家,她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然而,严酷的社会现实粉碎了她的美好理想,使她陷入了巨大的失望和无边的悲哀之中。她借助手中的笔结合自己的经历描写婚姻恋爱问题,在创作中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表现当时青年...
关键词:感伤 抒情性 自我表现 浪漫主义 悲观厌世 
从心理学角度解读陈翔鹤感伤小说
《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44-47,共4页陈国宇 
孤独感是"五四"时期的一种普遍的情绪,不仅影响当时作家的文学创作,也影响到知识青年的理想追求。由于当时社会环境没有提供实现理想的条件,加上个人自卑感的影响,他们在理想失落后陷入了深重的孤独中,表现为寂寞、苦闷、感伤、忧郁等...
关键词:孤独感 忧郁症 自卑感 人际交往 焦虑心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