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军

作品数:7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邯郸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世说新语》魏晋诗歌传神写照曹植诗歌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邯郸学院学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作家》《教育与职业》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兴以托情 比以寄意——曹植对《诗经》中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
《作家》2012年第12期139-140,共2页韩军 贾建钢 朱金娥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阶段成果,一般课题,课题编号:201003019
比兴手法是中国古代诗歌主要的抒情手段,曹植诗歌也大量使用了这一手法,但曹植对比兴手法的使用,却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具体表现在:他的诗歌中比兴物象的选择目的性更强,寄寓的情感更丰富细腻;比兴物象更具日常化,贴切巧妙...
关键词:比兴 曹植 诗歌 《诗经》 
曹植诗歌对诗骚的继承和创新被引量:1
《邯郸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61-63,共3页韩军 王红升 刘聪颖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003019)
曹植作为"建安之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成就的取得和他对以前文学的接受分不开。从曹植对诗骚继承和创新这一文学接受角度,分析了曹植诗歌在创作中对诗骚的继承和创新。这种继承和创新主要包括:曹植诗骚创作精神的继承;曹植对...
关键词:曹植 诗骚 继承 创新 
论文化地理学视阈中的白洋淀诗歌群落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年第10期80-85,共6页尤兰萍 赵爱芳 韩军 
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立项课题"白洋淀诗歌群落与河北文化地理学关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03140
文学地理因素对于白洋淀诗歌群落的形成起着重要的背景作用。湿地背景催发白洋淀诗歌群落诗歌情怀,燕赵文化渊源确立白洋淀诗歌群落诗歌生命基调,地缘优势打造白洋淀诗歌群落封闭而开放的诗歌美学。
关键词:文学地理学 湿地 燕赵文化 地缘优势 
兼收并蓄与不断创新——曹植诗赋创作对前代诗歌的继承和创新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年第5期18-20,共3页韩军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阶段成果(一般课题;课题编号:201003019)
曹植作为"建安之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往对曹植的研究多关注时代、作家生平、作品,从文学接受的角度研究较少,本论文以曹植诗赋创作对前代诗歌的继承和创新这一文学接受角度,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1.曹植对《诗经》赋比...
关键词:曹植 诗赋 前代诗歌 继承与创新 
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重神的审美风尚被引量:1
《邯郸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76-79,共4页韩军 李桂娥 
从《世说新语》入手,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魏晋重神的审美风尚,这三个方面是:人物品评中"重神"的审美风尚;自然山水欣赏中"重神"的审美风尚;艺术活动中"重神"的审美风尚。
关键词:魏晋 《世说新语》 人物品评 审美风尚 
论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审美——兼论《世说新语》中的魏晋审美风尚
《教育与职业》2004年第24期23-24,共2页韩军 
审美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和目标,在古典文学的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作者认为应该从文本入手。文章紧扣《世说新语》这一文本,通过三个方面论述了魏晋重神的审美风尚,为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 《世说新语》 审美教育 魏晋 美学思想 高等教育 
悲凉 强烈 深沉——汉末魏晋诗歌中浓郁的生命意识被引量:1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22-23,36,共3页韩军 
论述了汉末魏晋诗歌中渐渐觉醒的生命意识 。
关键词:汉朝末期 魏国 晋朝 诗歌评论 生命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