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颖

作品数:23被引量:2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红楼梦》文化特质互文性林黛玉理想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艺术评论》《创新与创业教育》《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美与时代(美学)(下)》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林黛玉、香菱的“内互文性”与花签寓意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5年第2期27-30,共4页魏颖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互文性视域下的《红楼梦》研究”(项目编号:XSP22YBZ191)阶段性成果。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与香菱在身世经历、品貌气质、精神内蕴上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互补性,构成人物形象互涉组合的“内互文性”。另外,第六十三回林黛玉所掣芙蓉花签和香菱所掣并蒂花签指向同一花相——荷花;香菱签诗中的“连理枝”与...
关键词:《红楼梦》 内互文性 林黛玉 香菱 
《红楼梦》与湘楚文化——从“潇湘妃子”到“芙蓉花神”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7年第2期53-57,共5页魏颖 
湖南省社科规划办基金项目(13YBA335);湖南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5B015);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5JGA03)阶段性成果
红楼梦》对湘楚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不可忽视。曹雪芹用"潇湘妃子"同时指涉林黛玉和史湘云,用"芙蓉花神"同时象征林黛玉和晴雯,在她们身上打下了深刻的湘楚文化印记,与其说这是艺术上的偶然巧合,不如说湘楚文化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源头,...
关键词:潇湘妃子 芙蓉花神 湘楚文化 屈骚情怀 “楚狂” 
《桃花扇》的结局及其悲剧美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6年第12期80-82,共3页魏颖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3YBA335);湖南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5B015);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5JGA03)阶段性成果
孔尚任的《桃花扇》突破了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的窠臼,以侯方域和李香君一南一北修真学道终结,虽然不符合中国古典悲剧的审美原则,却在艺术真实的层面上与现实版的侯李之恋构成了互文回响,呈现出决绝之美、理想之美和悲凉之美,《桃花...
关键词:《桃花扇》 历史真实 艺术虚构 悲剧美 
为创新引航:从大学校长演讲看创新人才培养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11期166-169,共4页魏颖 
湖南省社科规划办基金项目(13YBA335);湖南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5B015);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5JGA03)
大学校长的演讲体现着高等学府的教育理念、办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把握着时代发展的脉搏。民国大学校长的演讲从大学精神、教育目的和实现途径等方面谈到了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并提供了建设性观点。迈入21世纪,创新创业教育成为...
关键词:大学校长 创新人才 学术生态环境 精神感召 
世纪之交女性小说的悲剧性症候认知被引量:1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94-98,共5页魏颖 
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湖南作家创作与现代性体验研究"(项目编号:13YBA335);中南大学研究生教改研究课题"性别诗学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项目编号:2015JGA03)的阶段性成果
世纪之交的女性小说从日常生活的维度表现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崇高的悲剧精神却呈现出消减甚至被放逐的态势,主要体现在现实生存立场代替了启蒙立场;"灰色"人物消解了理想生活;审美距离嬗变为感官的直接享乐。女性主义价值观与...
关键词:悲剧性症候 悲剧精神 女性小说 主流价值观 
张尧学教育观的人本价值视域及创造力认知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年第5期1-4,共4页魏颖 刘新少 
湖南省社科规划办基金项目(13YBA335)
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人才是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探讨人本教育观的历史文化渊源以及张尧学的人本价值视域的表现,分析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造力本质观与张尧学教育观的契合与分歧,发现张尧学人本教育观的实...
关键词:人本主义 张尧学 创造力 价值观 理想主义 教育环境 
论张尧学异域散文的现代性体验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50-154,共5页魏颖 罗璠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思潮与湖南作家的文化选择"(11BZW024)
依照卡林内斯库的"人性时间和历史感"的标尺来划分,张尧学异域散文中的现代性体验分为回瞥、惊羡和反思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指向现代性的传统维度,现实维度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相交融的维度,表现了张尧学对现代性的诉求与对民族传统文化...
关键词:张尧学 现代性体验 现代思维 理想主义 
论阎真小说中的“灰色”人物和文化心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83-86,共4页魏颖 罗璠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思潮与湖南作家的文化选择”(编号:11BZW024)的阶段性成果
阎真的小说世界出现了一系列"灰色"人物形象,具有祛魅的现实性、强烈的主观色彩、思想上的复调性等审美特质。"灰色"人物在阎真小说中反复出现,不仅有深刻的时代、文化根源,而且反映了作家的孤愤意识。
关键词:“灰色”人物 文化心态 孤愤意识 阎真 
春秋笔法与花袭人的形象塑造
《中国文学研究》2013年第1期57-59,66,共4页魏颖 梅先亚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运用"春秋笔法"塑造花袭人,不仅审美内涵丰厚,涉及到丰富复杂的世态人情,而且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折射了贾宝玉在封建贵族大家庭中所经历的精神悲剧,达到含蓄蕴籍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春秋笔法 花袭人 《红楼梦》 精神悲剧 
从日常生活形象看《死水微澜》的女性空间建构被引量:2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75-79,共5页魏颖 
服饰装扮、饮食起居深刻地参与到《死水微澜》的人物性格塑造和主题情节之中,与个体的精神存在有着本质联系。日常生活形象不仅构成了小说中女性空间的基础,而且暗示了女性空间的精神潜质和价值取向。作家在对日常生活进行叙述的同时,...
关键词:《死水微澜》 女性空间 日常生活审美化 日常生活形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