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佐湘

作品数:28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内涵三言意象诗歌大学生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遵义师范学院学报》《农业考古》《江西社会科学》《长春教育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聊斋志异》:蒲松龄性灵抒写的舞台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58-62,共5页丁佐湘 王倩 
性灵文学是指张扬个性、抒发真性情的文学。蒲松龄是位极具个性的文人,其作品《聊斋志异》,可谓是蒲松龄尽情抒写性灵的舞台。《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借“异史氏”身份集中抒发性灵。在书中,蒲松龄抒发真性情,抒发的诸多情感中主导情感...
关键词:蒲松龄 聊斋志异 情感 文言志怪小说 
倦客惊节物——李之仪山水田园诗中的节日民俗与生命意识
《花溪》2023年第16期0142-0144,共3页丁佐湘 晏紫露 
北宋山水田园诗呈现出以生活琐事入诗的转变趋向,其中对节日民俗的记录也逐渐变得丰富。北宋文人李之仪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具有晋唐向南宋写实一脉转变的特点,其对节日民俗的记录来自于诗人自身田园生活的真实体验。李之仪晚年谪居当涂后...
关键词:李之仪 山水田园诗 节日民俗 生命意识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从诗歌看李白与神话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35-41,共7页丁佐湘 郑玉兰 
神话与李白的一生有着不解之缘,李白也留下了大量与神话有关的诗作。神话是极具幻想性的,它存在的本身就是对死亡坚定又顽强的否定、对自由热烈的向往,这与李白诗歌中表现的人生追求相契合。从李白的神话诗可观览其心中幻想的世界,明析...
关键词:李白 神话 诗歌 
先秦时期剑文化内涵探究
《新余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87-92,共6页丁佐湘 贾琪 
剑素有“百刃之君”“百兵之帅”和“短兵之祖”的美誉,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先秦时期的剑不仅是战场上杀伐征敌的兵器,具有军事战斗的使用价值,更在历史演变中逐渐成为特有的民族符...
关键词:先秦时期  剑文化 文化内涵 
从爱情视角看贾宝玉的成长
《黑河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144-147,共4页丁佐湘 江欢 
贾宝玉不是最初便将林黛玉视为唯一的爱恋对象,其爱情选择随着年龄增长和阅历丰富,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童年阶段,贾宝玉被妄情和肉欲所障,天真地希望可以得到所有年轻女子的爱情,是对情的初步探索;青年阶段,有所成熟,认识到爱情具...
关键词:贾宝玉 爱情 阶段性 成长 
《诗经》中的植物意象及其文化解读——以“萧”为例被引量:3
《新余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85-88,共4页丁佐湘 何秋霞 
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大量的植物意象,这些植物意象透露出早期先民的民俗民情和对植物的崇拜心理。植物意象作为比兴载体,有的充满旺盛的生命力,是吉祥、美好、幸福的象征,得到赞美,有的具有美好的味道,可以食用,有的具...
关键词:《诗经》 植物 意象  文化内涵 
以儒为本的苏轼经济伦理思想探析被引量:3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28-31,共4页丁佐湘 蒋燕娜 
宋朝商品经济发展,文人们针对国情纷纷提出自己的经济思想,但在中国古代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并不存在不涉及伦理的纯粹的经济思想,苏轼即是如此,他的经济思想带有明显的伦理化倾向,尤其突出的是儒家思想。所以,苏轼的经济伦理思想特点在...
关键词:苏轼 经济伦理思想 儒家思想 
以人性度神性——试论苏轼祈雨文的文化内涵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26-29,共4页丁佐湘 蒋燕娜 
在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模式下,天下万民的生计全系于农业生产之上,而农作物的生长依赖于适时充沛的雨水,不下雨即会造成旱灾,导致农作物的死亡,进而引发饥荒。北宋时旱灾频发,历来有撰文祈雨的习俗,苏轼历任各地地方官,亲历灾荒,为求得...
关键词:苏轼 祈雨文 文化内涵 农业 
“男就妇家成礼”——敦煌本《下女夫词》婚俗探析
《绥化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82-85,共4页丁佐湘 蒋燕娜 
唐代敦煌地区出现了"男就妇家成礼"的婚姻风俗,与传统婚礼将新娘接到男方成礼迥然相异。《下女夫词》是此时敦煌地区"男就妇家成礼"的一大典型载体,其抄本数量众多,故可以推测此种风俗在当时的敦煌地区甚为流行,文章探讨了这种婚俗的特...
关键词:敦煌 《下女夫词》 “男就妇家成礼” 婚俗 
明中叶吴中文人诗作“小家碧玉”特色探析——以文徵明为例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16-20,共5页丁佐湘 蒋燕娜 
明中叶复古之风为主流,但吴中地区的文学也在此期发展到一个高峰,出现了以文徵明为首的文人群体,形成了"雅饬清丽"的"小家碧玉"诗风。文章拟以文徵明为例探析明中叶吴中文人诗作"小家碧玉"的特色,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地位影响。
关键词:吴中地区 文徵明 小家碧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