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乃泓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存在主义血意象非理性俄狄浦斯观照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乐山师范学院学报》《三江高教》《现代交际》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永不褪色的鲜红——论勃洛克诗歌中的“血”意象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18-20,共3页刘乃泓 
俄国"白银时代"的文学,处于新旧时代交替的时期,其对于"人"的思索更迸发出了气势如虹的活力。在俄国"白银时代"文学中,象征主义诗歌更是其中的艳丽奇葩。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德罗维奇.勃洛克,作为俄国"白银时代"象征主义诗歌创作主将的代...
关键词: 生命  神性 
当“俄狄浦斯”相遇“格里高尔”——透视异化主题的理性悖论
《三江高教》2012年第1期36-39,共4页刘乃泓 
文学中的异化主题是人类不断进行自我认知的表现。在人类自我认知的道路上,理性的力量不容忽视,但理性的作用力却难以逾越理性悖论的影响。古希腊时期,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俄狄浦斯王》已涉及了异化主题。二十世纪,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
关键词:现代性 异化 理性 非理性 
魅·惑——苏珊·桑塔格《死亡之匣》的存在主义观照
《现代交际》2011年第8期56-58,共3页刘乃泓 
在西方死亡哲学的现代化进程中存在主义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得人对"死亡"的认知视角由"死亡"本身转向了"人"自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50年代以来,存在主义在美国兴起。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与文艺观对苏珊·...
关键词:死亡 存在 自由 孤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