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敏

作品数:10被引量:7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市民化和谐社会移民和谐世界东方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甘肃社会科学》《学术研究》《道德与文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重大疫情防控与移民社会:一个历史性分析的框架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79-84,共6页黎明泽 刘小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级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研究》(编号:19BDJ009)。
重大疫情防控与移民社会具有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从重大疫情防控对移民社会影响的维度看,疫情防控具有瓦解或催生移民社会、冲击或护佑移民社会、颠覆或重塑移民社会的功能;从移民社会对重大疫情防控影响的维度看,移民社会的栗栗危惧...
关键词:重大疫情防控 移民社会 历史性分析 
“原地市民化”: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农民市民化的新路向——基于发达地区15个非农化乡村的调查被引量:7
《学术研究》2019年第9期56-64,共9页刘小敏 黎明泽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发达地区非农化乡村常住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1BSH019)的阶段性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主要通过进城镇务工后的"异地市民化"实现其市民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迎来全面复兴的契机,对人口的"拉力"不断强化。在发达地区的非农化乡村,农民居住与生活场域乡村化、职业非农化和就业正规化、生活与消费...
关键词:原地市民化 乡村振兴 非农化乡村 异地市民化 城镇化 
村改居社区原村民的半市民化问题研究被引量:10
《南方人口》2019年第2期27-37,共11页邓智平 刘小敏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发达地区非农化乡村常住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17BSH019)
"村改居"是就地城镇化的必然结果。村改居社区原村民的市民化逻辑就在于基于地权进行权益交换。在解决身份、空间困境的同时,也面临着选择性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政策上的区别对待、生产方式上低城镇化就业、生活方式的居住区隔和社会...
关键词:村改居 新型城镇化 半市民化 市民化陷阱 
乡城移民市民化:历程、规律与进路被引量:3
《广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78-88,共11页刘小敏 邓智平 黎明泽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发达地区非农化乡村常住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项目号17BSH019)的阶段性成果
回眸改革开放以来的乡城移民市民化历程,大致经历了革故鼎新破冰开局、审时度势转轨定向、立桅扬帆高歌猛进、攻坚克难提质决胜四个时期。认知改革开放以来的乡城移民市民化规律,大致包括乡城移民市民化必须以平衡协调发展为首要前提、...
关键词:乡城移民 市民化 平衡协调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 良法善治 
改革开放四十年广东社会发展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1-12,共12页刘小敏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广东社会发展成效显著:民生改善、社会治理创新突飞猛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水平极大提高,城乡、区域、群体差距缩小初现端倪。历史经验证明,确保社会快速、协调、稳健发展,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关键词:社会发展 民生 社会治理 理性化 扁平化 常态化 
乡城移民的乡土文化认同及其影响机制——基于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的分析被引量:24
《南方经济》2018年第11期121-136,共16页张桂金 刘小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达地区非农化乡村常住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7BSH019)的阶段性成果
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八城市社会融合数据,文章分析了影响乡城移民乡土文化认同的三种机制:市民化、社会排斥与乡土联结。结果表明,总体上,三种作用机制共同影响了乡城移民的乡土文化认同。其中市民化机制降低了移民的乡土文...
关键词:乡土文化认同 市民化 社会排斥 乡土联系 
试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人文追求被引量:3
《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1期22-25,共4页刘小敏 
北京2008年奥运会应该具有三大人文追求:一是让现代奥林匹克人文理念扎根中国,现代奥林匹克人文理念主要包括“更快、更高、更强”的进取精神、“和睦、和谐、和平”的兼容精神、“公开、公平、公正”的平等精神;二是让中国文化融入现...
关键词:奥林匹克 人文理念 东方文化 和谐世界 
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发展轨迹被引量:2
《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199-202,共4页刘小敏 
和谐社会一直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理想目标,关于和谐社会的内涵亦随着马克思主义者的孜孜以求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梳理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发展轨迹,把握其理论精髓、实质,对于我们构建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实践中国特色的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和谐社会 协调发展 
和谐社会构想的伦理学探讨被引量:23
《理论学刊》2005年第4期46-51,共6页刘小敏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理性选择,标志人类社会发展观、价值观的一次新飞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它既是对伦理实践的理性回应,也是对伦理学理论的升华。把握和谐社会的伦理学内涵,厘...
关键词:和谐 和谐社会 伦理实践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道德建设被引量:1
《学术论坛》2004年第2期32-36,共5页刘小敏 
全球化 ,不仅带来世界经济的相互渗透 ,而且给社会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加强道德建设无疑是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文章论述了目前我国道德建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提出了加强道德建设...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道德建设 机遇 挑战 基本方针 战略途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