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廷龙

作品数:11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省书画院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创作集评文人画艺术特色草书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国画家》《书画艺术》《中国书法》《艺术市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名家集评
《书画世界》2024年第11期32-37,共6页卢祖江 刘廷龙 李有来 杨中良  李冠嫾 齐玉新 崔胜辉 季永 鞠慧 
我皖中青年书家卢祖江可谓目前为数不多的宠辱不惊、守法而不乱法、有责任担当、耐得住寂寞的传统书法方阵中的佼佼者之一。这么多年来,他为艺真诚,做人谦逊低调,一直在博大精深的书法道路上求索着,不见他动辄做狠活、谋现艺而招摇过世...
关键词:传统书法 钟繇 欣赏习惯 三国时期 责任担当 循序渐进 耐得住 宠辱不惊 
名家集评
《书画世界》2023年第8期36-41,共6页王平 李兵 刘廷龙 李也青 权伍松 李彬 
王平张敏女史,安徽人,本在小学教语文、数学。不经意间,她喜欢上了画画,就一头扎进去。后曾上过培训班,又拜在著名女画家王仁华门下。王仁华以工笔人物画见长,而张敏专攻工笔花鸟画。春去秋来,张敏学有所成,作品渐有自家风神,并多次入...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 美术展览 工笔人物画 女画家 王仁华 
三竿堂谈艺录
《书画艺术》2023年第1期16-29,F0004,共15页刘廷龙 
一研习古人之书为己所用,亦如拾名家“建材”,建己之庐也。若不辨良材以渣土朽木为构件,恐只可修矮屋低棚而已,难筑高厦也。二乘兴展毫,以守形为宗,万不可使性而遗宗。古人聊发胸中逸气皆以笔墨为外延,一展故事之境遇,非为书而书。无病...
关键词:胸中逸气 谈艺录 笔墨 
邓石如草书《海为天是联》艺术特色被引量:1
《中国书法》2017年第8期115-117,共3页刘廷龙 
作为震烁古今的书法大家,邓石如的艺术创作被誉为"四体书皆国朝第一",其中,草书成就康有为早在百年前于《广艺舟双楫》中称赞:"潇洒遒劲,更觉气满神光、跌宕奇肆,隽永耐味,笔气流丽。"[1]邓石如的草书在用笔上一洗旧习,融入碑法,...
关键词:邓石如 艺术特色 广艺舟双楫 书法大家 计白当黑 审美境界 艺术创作 化腐朽为神奇 错衡 臣术 
三竿堂札记
《中国书法》2015年第5期74-77,共4页刘廷龙 
◎清钱塘俞曲园著《春征堂随笔》记载,其当年廷试获第一名之经历,皆因其幼小不习阁体,保和殿复试获第一时人皆置疑。后湘乡公(曾国藩)力排众议,以其诗“花落春仍在”之句赏之,而不以其书劣弃之,遂于道光三十年中进士而入翰林。
关键词:札记 曾国藩 三十年 记载 随笔 翰林  
刘廷龙作品
《国画家》2012年第4期22-24,共3页刘廷龙 
由文人画题跋所想到的
《国画家》2012年第4期25-26,22-24,共2页刘廷龙 
中国画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题跋,应是唐宋以后的事,因为唐宋以前的画大都是绘在梵宫殿宇或将相府宅的壁照萧墙上,是"助人伦、成教化"的工具。而稍晚绘于绢素上的画也都是无款之作,此习惯一直相沿至两宋,所以我们现今见到宋人无款画也就...
关键词:题跋 文人画 中国画 唐宋 
刘廷龙 胸藏锦绣,笔走龙蛇
《艺术市场》2012年第6期12-13,共2页刘廷龙 
友人评点:七律·宏村笔会并赠刘廷龙先生方正襟胸胆气豪,邀来高手试牛刀。清风意趣留心语,军旅情怀引墨潮。月下切磋研米素,席间乘兴咏辛陶。江城十载燃红蜡,当借明晖照故交。
关键词:刘廷龙 雕刻艺术 艺术家 艺术创作 
刘廷龙 一山一水一世界
《艺术市场》2012年第4期12-13,共2页刘廷龙 
画家心语:文人画之所以不同于画工、匠人画,其最根本一点即是文人们在弄翰中把真情实感——寓于画中,这种情感不关乎悲喜,也不在于形式的似与不似,而在乎渲泄内心世界的认知和情感,而那些画笔所不能传达到位的心灵深处的东西,则以另种...
关键词:内心世界 真情实感 似与不似 文人画 情感 画工 画家 
刘廷龙 腹有诗书气自华
《艺术市场》2011年第15期10-10,共1页刘廷龙 
今人作书难得古人之静气.何耶?恐与其崇尚时代环境之变化相关耳.古人作书不尚展览,出版书多生静穆.雅逸气"今人不若前人终生以毛笔为工具,偶一提毛笔便生创作欲.故而技法火候欠佳难免也,何来静气可言矣.——刘廷龙《三竿堂札记》
关键词:毛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