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溢帆

作品数:6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法制统一民事检察监督制度民事检察监督权利救济本位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商场现代化》《中国研究生》《海峡法学》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从法制统一到权利救济:当代中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功能变迁被引量:7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01-107,共7页史溢帆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4YJC820043);教育部人文社科西部项目(12XJC820002)
从法制统一到权利救济,是当代中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功能变迁的基本线索。社会转型期凸显的权利救济需求、中国特色的检法关系模式、党政主导的政治统合方式等结构性因素,共同导致了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功能定位的调整和变化。由于结构性因...
关键词:民事检察监督制度 法制统一 权利救济 制度功能 功能变迁 
群体诉讼中的检察院职能及其前瞻——兼论人民检察院在新《民事诉讼法》第14、15和55条的角色被引量:1
《海峡法学》2013年第1期20-25,共6页陈慰星 史溢帆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青年基金(11YJC82000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0470108);福建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2011B147)的阶段性成果
群体诉讼存在着人数众多的当事人如何有效接近司法的大法官难题。检察院介入群体诉讼,为同时化解多数当事人诉讼在场权与诉讼担当人正当性的问题提供了可能。我国新《民事诉讼法》为检察院介入公益诉讼这种特殊的群体诉讼,安排了监督者...
关键词:群体诉讼 公益诉讼 检察院 职能 
司法改革中的检、法关系:进路、反思与前瞻被引量:3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12-120,共9页史溢帆 
围绕检、法两院关系的重构,理论界和实务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改革方案:监督本位型主张扩充检察权,使检察院成为法院之上的司法机关;审判中心型则主张以"控、辩、审"的诉讼架构重构检、法关系。但经过十余年的司法改革后,我国检、法两院...
关键词:检法关系 监督本位型 审判中心型 宪政体制 
103天的航程——研究生生活初体验
《中国研究生》2008年第4期53-54,共2页史溢帆 
写在前面 坐在电脑前,一切准备就绪,似乎应该思如泉涌指尖飞舞,让感受在此刻一吐为快。然而,思维却习惯性地停滞下来。内心突然很安静,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我闭上眼,享受着这片刻的静谧。然后,在睁开眼睛的瞬间,任思维如...
关键词:小说 《103天的航程--研究生生活初体验》 史溢帆 文学作品 
浅析避税的法律界定
《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09S期297-297,共1页史溢帆 
[提要]市场经济下,追求利益最大化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税收作为一种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财政收入分配方式,和企业息息相关。当企业日益关注其税收成本问题时,“避税”自然也备受关注。本文欲从不同国家学者对避...
关键词:税法 纳税人 避税 
以书窥“物” 比较的力量——解读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
《科教文汇》2006年第6X期121-122,共2页史溢帆 
在《物权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成为一个争论颇大的问题。由于涉及到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学者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本文以田士永博士的专著《物权理论研究——以中国法和德国法中所有权变动的比较为...
关键词:物权行为 独立性 无因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