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啟铮

作品数:17被引量:8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法律系更多>>
发文主题:刑事被害人刑事诉讼司法暂缓起诉被害人权利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法治论坛》《南京大学法律评论》《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司法改革背景下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制度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5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34-45,共12页吴啟铮 汪伟忠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制度"(GJ2015C10)
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制度是当前司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原有"检务公开"的进一步深化,是建立阳光司法机制的必然要求,以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工作规定(试行)》和"人民检察院案...
关键词:司法改革 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 检务公开 阳光司法机制 
刑事执行程序中的被害人参与模式探讨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130-136,共7页吴啟铮 
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当事人定位与既有的刑事诉讼模式存在着冲突,被害人在执行程序中存在制度性缺位。执行程序是刑事程序的最后环节,关系到正义的最终实现,不应排斥被害人的适当参与。要保证被害人的参与地位,应该借鉴"被害人参与模...
关键词:被害人参与执行模式 刑事执行程序 正四棱锥结构 对抗性模式 恢复性模式 
死因调查制度的问题与重构——以普通法系的死因裁判制度为借鉴被引量:9
《比较法研究》2016年第3期127-147,共21页吴啟铮 
当今世界的死因调查制度大致可以分为独立式模式与附属式模式两大类。我国的死因调查制度完全附属于刑事诉讼,并不存在一套独立、完整的死因调查制度体系,且由侦查机关完全主导,导致了程序逻辑上的悖论和结构上的失衡,在部分案件的实践...
关键词:死因调查制度 死因裁判制度 死因调查模式 
少年司法模式的第三条道路——恢复性少年司法在中国的兴起被引量:12
《刑事法评论》2015年第1期536-558,共23页吴啟铮 
福利模式(福利型少年司法)和刑事模式(报应型少年司法)是少年司法的两种传统模式,前者更侧重于福利保护,后者更侧重于严罚。在域外,少年犯罪的治理遭遇了制度瓶颈,使其少年司法理论试图走出一条克服传统少年司法缺陷的新路,即采用恢复...
关键词:少年犯罪 暂缓起诉 刑事和解 少年司法制度 第三种道路 刑事案件 刑事诉讼法 不起诉决定 非监禁刑 暂缓判决 
利益因素对司法的影响及其治理被引量:1
《理论探索》2015年第3期99-103,共5页狄小华 吴啟铮 
利益无涉是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在司法实践中,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的司法运作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形态,按司法逐利的主体划分,可分为受个人利益驱动的司法、受部门利益驱动的司法、受地方利益驱动的司法、混合利益驱动的司法;按司法逐利的原...
关键词:地方利益 部门利益 激励机制 司法公正 
从社群主义拯救罪错少年——恢复性少年司法及其社区参与被引量:1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4年第1期358-377,共20页吴啟铮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都市社区中的恢复性少年司法研究”(编号:A-0502-00-005004)的成果之一
少年司法固有的福利模式和刑事模式均无法单一地解决少年犯罪的问题,因而受到学界的批评.同时,以恢复社会关系,促进罪错少年回归社会为目标的恢复性少年司法似乎正在成为少年司法的“第三条道路”.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看,社会、社群和社区...
关键词:恢复性少年司法 社区参与 社群主义 市民社会 
从国际人权法看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改革路径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9期15-20,共6页吴啟铮 
刑事非羁押措施主要是为保障刑事诉讼中的人身自由而设置的,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我国的取保候审在立法和实践中体现出对人身自由保障的欠缺,与国际人权公约的精神存在一定的距离。有必要以国际人权法中对人身自由保障...
关键词:人身自由 刑事非羁押措施 国际人权法 取保候审 保释 
恢复性司法视域中的少年暂缓起诉
《河北学刊》2012年第2期127-130,共4页吴啟铮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少年司法制度研究>(10BFX047)
少年司法中的暂缓起诉具有恢复性司法的诸个要素,在理念与实践特征上都与恢复性司法具有很高的契合度,可以说是审查起诉阶段的一种恢复性司法方案。当代中国有些地方曾经出现过少年暂缓起诉的探索,形成了良好的实践经验。由于少年暂缓...
关键词:恢复性司法 少年司法 暂缓起诉 程序分流 
网络时代的舆论与司法——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为视角被引量:35
《环球法律评论》2011年第2期50-60,共11页吴啟铮 
公共领域是一个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的空间。在网络信息时代,新媒体的出现使承载舆论的公共领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导致了"公共领域的第三次结构转型"。2009 年以来,多宗演变成影响性事件的司法案件表明,当下中国的司法恰逢公共领域...
关键词:公共领域 结构转型 网络时代 舆论 司法 
刑事诉讼的被害人参与模式:一种刑事诉讼理论的分析框架被引量:2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32-135,共4页吴啟铮 
被害人地位的衰落开启了一场从理论上和立法上"重新发现被害人"的运动。以此为背景,有别于帕卡的"犯罪控制模式"和"正当程序模式"的被害人参与模式理论被提了出来,它纠正了帕卡的"两种模式"只看到国家或者被追诉人的缺点,为其增加了新...
关键词:被害人参与模式 被害人权利 刑事诉讼模式 均衡人权保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