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新立

作品数:22被引量:28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水稻同工酶同功酶基因多样性防卫反应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水稻科学》《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分子植物育种》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植物ASK1-D3(MAX2)-D14蛋白复合体互作区特征与演化分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5期539-545,共7页郑秀娟 翁群清 陈思雀 孙新立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30123515110006)
ASK1-D3-D14复合体作为E3泛素连接酶的一部分,调控水稻的形态发生等生理反应.为了揭示该复合体互作区的结构特征和演化关系,通过对不同物种中D3直系蛋白间的系统进化进行分析,发现D3基因在不同物种中表现出不同的演化进程;而对ASK1-D3和...
关键词:ASK1-D3-D14 蛋白复合体 演化 互作 
植物凯氏带形成分子机制及功能特点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西北植物学报》2017年第7期1450-1456,共7页翁群清 郑秀娟 解慧芳 孙新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1574)
凯氏带位于被子植物初生根内皮层细胞,环绕细胞1周,是与质膜紧密结合的非极性带状增厚结构。凯氏带作为植物根中离子径向运输障碍,调节离子的质外体吸收途径,迫使土壤中的离子通过内皮层细胞膜,选择性地进入中柱。凯氏带发现于1865年,...
关键词:凯氏带 木质素 木栓质 内皮层 凯氏带蛋白 
WRKY转录因子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和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7年第4期668-682,共15页陈思雀 翁群清 曹红瑞 孙新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371557);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No.K55NI921A);福建省教育厅项目(No.K58MLV03A)
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转录因子中的一大类,可以通过与目标基因启动子的W-box相互作用,参与调控各种生理反应。本研究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水稻(Oryza sativa)为例,总结了近年来WRKY转录因子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和调控...
关键词:WRKY转录因子 生物和非生物胁迫 应答反应 拟南芥 水稻 
一个特大粒水稻种质粒形相关基因的检测被引量:1
《分子植物育种》2017年第2期576-581,共6页陈杰 朱业宝 孙新立 翁群清 张国杰 梁康迳 
福建农林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科研项目(kx2130002)资助
LPBG08是本研究室培育的一个特大粒水稻种质,其平均粒长达15 mm,平均粒宽达4.2 mm,平均千粒重达66 g。为了解析该特异种质粒形性状形成的遗传机理,本研究以其为供试材料,利用目的基因扩增和测序手段,对2个重要粒长基因(GS3,qGL3/GL3.1)...
关键词:水稻 粒形 粒长 粒宽 
水稻籼粳亚种分化关联性状的QTL分析被引量:2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1期1-7,共7页郑秀娟 解慧芳 曹红瑞 杨桂英 谢长荣 梁康迳 孙新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1557)
亚洲栽培稻分为籼粳两个亚种,程氏形态指数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籼粳分类的研究和生产实践中,但籼粳分化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还多不清楚.本研究以典型粳稻牡丹江8号和典型籼稻明恢63的杂交F2群体为材料,构建遗传连锁图,检测到了11个籼粳分化...
关键词:水稻 籼粳分化 遗传连锁图 QTL 
水稻粒形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1期1-7,共7页朱业宝 郭玉春 梁康迳 孙新立 
福建农林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科研项目(kx2130002)
水稻粒形是重要的产量和品质性状,阐明其形成机理,是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和改良其品质的基础.粒形是受多基因共同作用的数量性状,但其每一个构成基因,尤其是主效基因符合单基因孟德尔遗传模型,基于这一特点以及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巨...
关键词:水稻 粒形 基因 克隆 
植物基因打靶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5期449-455,共7页贾琪 孙新立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JK201301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一等资助(2013M540527);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教外司留[2013]1792号项目资助
本文分析了影响基因打靶效率的因素,并指出提高同源重组利用率和在靶基因位点处引入DNA双键断裂可以提高基因打靶效率,总结了近年来这两方面尝试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并与一些其他物种中的研究作出比较.
关键词:基因打靶 同源重组 DNA双键断裂 人工内切核酸酶 
基因组学在作物抗逆性研究中的新进展被引量:28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年第4期375-385,共11页贾琪 吴名耀 梁康迳 孙新立 林文雄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JK201301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3M540527);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教外司留[2013]1792号项目资助
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是影响作物产量的巨大威胁。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从分子水平研究作物抵御逆境的机理已成为生态农业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分子遗传学与生态学的整合诞生了生态基因组学即用基因组学的技术和手段研究...
关键词:环境 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 作物 基因组学 生物信息学 
中国栽培稻遗传多样性中心和起源研究被引量:23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5年第2期125-129,共5页黄燕红 孙新立 王象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批准号 :3 93 3 0 160 )
本研究对中国栽培稻6个地理分布群的70 0份古老地方栽培品种进行9个多态性等位酶基因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籼稻和粳稻的平均基因多样性均以云南最大,淮河上游次之,黄河以北最小。中国栽培稻有3个遗传多样性中心:云南,长江中...
关键词:中国栽培稻 遗传多样性 等位酶 遗传多样性分析 起源中心 栽培稻 中国 淮河上游 长江中游 基因多样性 
利用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谷粒外观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被引量:80
《Acta Botanica Sinica》2001年第8期840-845,共6页邢永忠 谈移芳 徐才国 华金平 孙新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 3989335 0 );洛克菲勒基金资助项目。&&
用区间作图和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两种方法 ,对水稻 (OryzasativaL .)珍汕 97和明恢 6 3组合的重组自交系群体的谷粒外观性状———粒长、粒宽和粒形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 (QTL)定位。用区间作图法在LOD≥ 2 .4水平上 (近似于α =0...
关键词:水稻 重组自交系群体 粒长 粒宽 粒形 数量性状基因座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