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华

作品数:11被引量:6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饥饿中国林蛙斑马鱼生化组成DNA片段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水产科学》《微生物学通报》《四川动物》《中国农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饥饿补偿对中国林蛙肌肉生化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6期31-35,55,共6页赵彦禹 张艳华 李晓晨 
江苏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5XLB11)
【目的】研究饥饿补偿对中国林蛙肌肉生化组成的影响。【方法】在室内环境条件下,将1 000只供试中国林蛙随机分成饥饿0(CK),3,6,9,12d5组,每组200只,饥饿结束后恢复投喂饵料,试验时间均为22d,比较各组中国林蛙饥饿结束和试验结束时的粗...
关键词:中国林蛙 饥饿 补偿生长 糖原 
鱼类中新发现的免疫球蛋白被引量:6
《水产科学》2011年第7期425-428,共4页吕爱军 胡秀彩 张艳华 程超 朱爱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00847);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8KJD240002);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项目(2008)
鱼类是最早产生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的脊椎动物之一。鱼类IgM作为鱼类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中最主要的免疫介质,目前已有较详细的研究报道^[1-2]。除此之外,近年来在鱼类还新发现了几个Ig,如IgD、IgW、IgNAR、IgZ和IgT等,笔...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 结构功能 鱼类 
硫酸铜和氰戊菊酯对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被引量:14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年第2期8-11,共4页吕爱军 李晓芹 胡秀彩 张艳华 程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00847);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8KJD240002);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项目(2008)
为探究重金属和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与安全评价,选用硫酸铜、氰戊菊酯对斑马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以24~96 h半致死浓度(LC_(50))判定斑马鱼对这两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硫酸铜24 hLC_(50)48h LC_(50)、72 h LC_(50)、96 h LC_(50)分...
关键词:水产保护学 斑马鱼 急性毒性 硫酸铜 氰戊菊酯 
斑马鱼肠道细菌的分离与生理生化特性被引量:9
《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24期412-415,共4页吕爱军 杨正行 刘欢 胡秀彩 张艳华 程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嗜水气单胞菌诱导斑马鱼皮肤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30800847);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草鱼抗菌肽piscidin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08KJD240002;江苏省"青蓝工程""鱼类抗病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机理研究"(2008)
为研究鱼类肠道细菌的分布情况,从模式生物斑马鱼肠道中分离纯化出4株革兰氏阳性菌,暂编号为ZF-1、ZF-2、ZF-3、ZF-4,并进行了菌体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菌ZF-1株为球菌、ZF-2、、ZF-3、ZF-4株为杆菌、Z...
关键词:斑马鱼 肠道细菌 分离 生理生化特性 
补偿生长对中国林蛙肝脏生化组成的影响
《四川动物》2009年第2期253-255,共3页张艳华 赵彦禹 冯照军 
徐州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5XLB11)
在室内环境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饥饿程度和再投喂后中国林蛙肝脏中蛋白质、糖原和脂肪含量的变化,并对中国林蛙在补偿生长过程中能量来源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饥饿状态下,中国林蛙的能量消耗主要来源于肝糖原,其次是蛋白质,即饥饿...
关键词:中国林蛙 饥饿 补偿生长 
中国林蛙继饥饿后的补偿生长研究被引量:4
《四川动物》2007年第2期305-307,共3页张艳华 赵彦禹 冯照军 路爱平 
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5XLB11)
本研究在室内环境条件下进行,研究了不同饥饿程度和再投喂后中国林蛙的生长变化,并对中国林蛙饥饿后的补偿生长及其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林蛙经饥饿后再投喂,各处理组的体重已经赶上对照组的体重,其体重逐渐增加,经单因素方差...
关键词:中国林蛙 饥饿 补偿生长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9
《广西轻工业》2007年第1期123-124,共2页张子峰 李宗芸 张艳华 王秀琴 
进行了以开设"三性"实验为内容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实验教学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 实验教学改革 综合性 设计性 探索研究性 
鸡红细胞融合最适条件的探讨被引量:14
《生物磁学》2006年第1期43-44,F0003,共3页赵彦禹 张艳华 冯照军 
目的:探讨快速、有效的细胞融合条件。方法:用鸡红细胞为材料,聚乙二醇(Mw=4000)为诱导剂,诱导鸡红细胞融合。结果:鸡红细胞融合的最适温度为39℃,最适时间为15min。结论:在该条件下,同时用Giemsa染液对融合细胞染色,实验观察效果明显。
关键词:细胞融合 鸡红细胞 聚乙二醇 
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D克隆株DNA片段的克隆与鉴定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75-78,共4页张艳华 赵彦禹 彭建新 洪华珠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0J112)
实验提取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D克隆株DNA,5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并对EcoRⅠ酶切片段进行分子克隆.结果表明,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D克隆株分子量为113.78 kb;实验成功克隆出10个病毒DNAEcoRⅠ酶切片段.上述结果为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
关键词: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D克隆株 DNA 克隆 
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D克隆株某些理化性质的研究被引量:1
《中国病毒学》2003年第2期181-183,共3页高建明 张艳华 王艳 彭建新 洪华珠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0 J 112)
DNA of Syngrapha falcifer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D-clone (Sfa-D clone) was extracted and digested by three kinds of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We calculated its molecular weight and measure its melting temperature...
关键词: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D克隆株 理化性质 DNA内切酶图谱 熔解温度 结构多肽 多角体蛋白 病毒杀虫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