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佳

作品数:19被引量:7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门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急性脑梗死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急性脑梗死血浆脑梗塞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医学》《中国临床医学》《河北医学》《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脑出血患者血小板CD42b、CD62p的表达与出血量的相关性
《中国医师杂志》2008年第6期824-825,共2页王丹 朱浩佳 杨前进 
广东省江门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2005-4-11)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不同出血量的血小板CIM2b、CD62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138例脑出血患者的血小板CIM2b、CD62p水平,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脑出血患者血小板CIM2b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
关键词:脑出血/病理生理学 血小板糖蛋白GP  b—Ⅸ复合物 P选择素 血量 
急性丘脑卒中脑心综合征1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1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年第7期637-638,共2页陈荣植 朱浩佳 
目的探讨丘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BHS)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998-06-2004-03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203例急性丘脑卒中,合并有BHS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BHS的发生率为64.0%,其中136例出血性丘脑卒中,BHS发生率为7...
关键词:丘脑卒中 脑心综合征 
纳洛酮对急性脑梗塞病灶密度影和周围水肿带的影响被引量:5
《热带医学杂志》2005年第5期631-633,共3页陈荣植 朱浩佳 杨前进 
目的研究纳洛酮在急性脑梗塞发生后,对不同时期梗塞病灶密度影(CT值)和周围水肿带面积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传统脑梗塞的治疗方法(抗凝、脱水、抗炎、酌情控制血压)。...
关键词:脑梗塞 纳洛酮 梗塞病灶变化 
尼莫地平对锥颅血肿抽吸术后病灶周围水肿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第5期209-211,共3页陈荣植 朱浩佳 王丹 杨前进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行锥颅血肿抽吸术后尼莫地平对病灶周围水肿面积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8例,被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颅内血肿锥颅抽吸术及脱水、止血、抗炎、控制血压等治...
关键词:锥颅血肿抽吸 尼莫地平 病灶周围水肿 术后 神经功能缺失评分 高血压性脑出血 水肿面积 功能恢复水平 脑出血患者 锥颅抽吸术 治疗组 HICH 颅内血肿 控制血压 静脉滴注 对照组 
依达拉奉(MCI-186)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中国临床医学》2005年第2期340-341,共2页王丹 朱浩佳 梁焯辉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MCI 186)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72 h内的ACI患者72 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静脉给药,剂量为30mg,2次/d,共计14d,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治疗前后对患...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临床观察 日常生活能力 治疗后 治疗组 无不良反应 对照组 临床疗效 静脉给药 治疗前后 SSS ADL ACI 72h 患者 下降 相比 上升 
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的影响被引量:9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年第12期747-748,共2页王丹 朱浩佳 梁焯辉 王小朝 
广东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 (0 0G0 0 2 0 1 63 )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一氧化氮 (NO)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GMP 14 0 )的影响。方法  2 0 0 2 - 0 5~ 2 0 0 3- 0 8广东江门市人民医院 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 4 0例治疗组和 38例对照组 ,采用硝酸酶还原法和...
关键词:阿司匹林 急性脑梗死 一氧化氮 血小板 Α颗粒膜蛋白 缺血性脑损伤 
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GMP-140的改变与意义被引量:4
《中国临床医学》2004年第4期481-482,共2页朱浩佳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后患者血浆GMP - 14 0 (血小板а颗粒膜蛋白 - 14 0 )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6 0例起病在 2 4h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给予氯吡格雷及普通治疗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
关键词:氯吡格雷 治疗 急性脑梗死 血浆 GMP-140 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140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年第8期504-504,共1页朱浩佳 王丹 王小朝 
目的 探讨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 0 0 2 - 0 1~2 0 0 3- 0 8于江门市人民医院采用双抗体夹心酸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健康体检者 37人、急性脑血管病组 6 5例VWF的含量。结果 急性...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 血浆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检测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中国临床医学》2004年第3期328-329,共2页朱浩佳 王丹 陈荣植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 :选择发病 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8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4 0例 ,分别用药 14d。两组治疗前后评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
关键词:银杏达莫注射液 药物治疗 急性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给药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O及GMP-140水平与梗死面积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热带医学杂志》2004年第6期707-709,共3页王丹 朱浩佳 卢岑 王小朝 
广东省科委2000年重点攻关项目(No.00G002-01-63)
目的探讨梗死面积不同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硝酸还原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吸附法测定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浆NO及GMP-140水平,并分别和41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同...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一氧化氮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