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山

作品数:7被引量:1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社会社会理论赫尔德共同体命运更多>>
发文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社会学评论》《学术研究》《学海》《学术交流》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历史个体与普遍历史 历史主义脉络中的社会变迁被引量:11
《社会》2017年第1期33-60,共28页李荣山 
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韦伯比较历史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研究"项目基金支持资助(项目批准号:16CSH005)~~
发端于18世纪的德国历史主义思想脉络中,包含着一种从历史个体到历史个体的普遍历史解释模式。这种独特的社会变迁思想是在同启蒙思想的对话中确立起来的。起先包裹在天意历史论的目的论外衣中,后来历史主义的发展逐步脱去了这层外衣,...
关键词:历史个体 普遍历史 历史主义 社会变迁 
公意的正当性、折损及其民情基础的培育——《社会契约论》的社会理论意涵被引量:2
《社会学评论》2017年第1期85-96,共12页李荣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韦伯比较历史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研究"(16CSH005)
《社会契约论》历来被视为政治学名著,卢梭在其中提出了"人生而自由,却无时不身带枷锁"的著名论断。借助社会契约论,他试图从政治上把每个人"天然的自由"转换成"约定的自由"。"约定的自由"之所以比"天然的自由"更可取,其优势在于公意,...
关键词:公意 正当性 折损 民情基础 
从启蒙哲学到社会理论——社会理论若干核心范畴的兴起被引量:1
《学术交流》2016年第12期144-150,共7页李荣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韦伯比较历史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研究"(16CSH005)
18世纪的启蒙时代既是哲学时代,又是个体、社会与变迁等社会理论核心范畴孕生的时代。考察法国和德国的情况可知,正是在启蒙时代,随着理性和科学的兴起,这些范畴日渐变得世俗化,并且在新的条件下获得了新内涵。同时,在启蒙时代,欧洲各...
关键词:启蒙哲学 社会理论 个体 社会 变迁 
经济与社会的“相配”或“位育”——费孝通成熟期社会学思想的一条理论线索被引量:3
《学术研究》2016年第9期67-73,177,共7页李荣山 
费孝通成熟期的著作是他一生中最少受外力因素影响、最富学术性、最成体系的研究。本文详细考察了这些研究,认为其中贯穿了一条内在的理论线索,即经济与社会的"相配"或"位育"。"志在富民"是费孝通一生的理想,农村经济问题自然成为他学...
关键词:费孝通 经济社会 相配位育 
共同体的命运--从赫尔德到当代的变局被引量:79
《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1期215-241,246,共27页李荣山 
当代人面临一个困境:越是追求共同体,越是求之不得。这个困境的本质是当代社会中确定性和自由之间的矛盾。要理解这一张力,必须回到早期现代性的境况加以考察。本文梳理了共同体理论从赫尔德到当代的变局,以揭示共同体如何逐步演变成当...
关键词:赫尔德 共同体 理性国家 社会 降格 
现代性的变奏与个体化社会的兴起——乌尔里希·贝克“制度化的个体主义”理论述评被引量:27
《学海》2012年第5期77-82,共6页李荣山 
"风险主题"和"个体化主题"是贝克"自反性现代化理论"的两个重要论题。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前者,而或多或少忽略了后者。有鉴于此,本文以贝克夫妇的《个体化》一书为基础,详细介绍了贝克的"制度化的个体主义"理论,并分析了其理论...
关键词:现代性 变奏 个体化 
社会文化科学的有效性问题——马克斯·韦伯论因果关系的客观性被引量:4
《学海》2010年第4期70-75,共6页李荣山 
韦伯的科学学说,本质上是一种因果学说。在韦伯那里,社会文化科学的有效性取决于因果关系的客观性。本文考察了两种因果关系(因果法则与具体因果关系)的逻辑形式,以及与之对应的两种客观性(法则的客观性与价值关联的客观性),指出价值关...
关键词:社会文化科学 因果关系 价值关联 客观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