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鼎新

作品数:12被引量:6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土壤宁南黄土丘陵区胡麻春小麦磷肥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水土保持通报》《土壤学报》《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早熟马铃薯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和地膜水分效应被引量:10
《水土保持通报》1996年第6期36-42,共7页李鼎新 陈国良 徐学选 
对宁南干旱山区早熟丰产马铃薯农田土壤水分的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可以分为三个活动时期,它与区域的降雨和分配有极强的相似性。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作可以分为速变层(0~2Ocm),缓变层(20~120cm...
关键词:马铃薯 土壤水分动态 地膜 水分效应 早熟性 
马铃薯早熟丰产的土壤生态环境调控和经济效益的研究被引量:7
《水土保持研究》1996年第1期47-51,共5页李鼎新 党增春 刘耀宏 
本试验采用培垅、地膜覆盖,配方施肥、育苗双行种植等人工调控技术,促进了山区马铃薯早熟、丰产和高效.该技术投资少,操作简便,经济效益高.在转化地方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马铃薯 早熟 育苗 移栽 
宁南干旱山区胡麻生产的发展前景与增产途径
《水土保持研究》1996年第1期62-65,共4页党增春 李鼎新 刘耀宏 
胡麻是宁夏南部山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也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作者对宁南山区胡麻生产现状和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典型事例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探讨了宁南山区胡麻生产的发展前景与增产途径,以图为山区...
关键词:胡麻 生产 发展 增产途径 干旱山区 
上黄试区冬小麦引种试验研究被引量:3
《水土保持研究》1996年第1期81-85,共5页刘耀宏 党增春 李鼎新 
通过引进12个冬麦品种的品比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7243是较适宜本区的生态条件和生产水平的优良品种;同时作者认为,在冬春麦交错地带的上黄试区,大力推广种植冬麦,前景是广阔的,7243品种可在宁南山区大面积推广并能取...
关键词:冬小麦 引种 生态适应性 
半干旱区影响春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及其调控措施
《水土保持研究》1996年第1期103-106,共4页刘耀宏 党增春 李鼎新 
春小麦是干旱半干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大力引进推广优良春麦品种;提高播种量,增加成重穗数;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保水保墒,是取得春麦高产的重要措施。同时应增加肥料的投入量,特别是磷肥的投入,改当前的施肥方式秋季基肥的施...
关键词:干旱 春小麦 产量 调控措施 
宁南黄土丘陵区旱地胡麻良种引选试验研究被引量:1
《水土保持研究》1996年第1期66-69,共4页党增春 刘耀宏 李鼎新 
宁南黄土丘陵区是胡麻主要产地之一。胡麻因其抗寒抗旱的特点和经济价值较高的优势,近年来播种面积已扩大到约5.3万hm2,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主要支柱作物之一。因此,引进评选出适于半干旱区生产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效的胡麻良...
关键词:胡麻 品种试验 引种 
宁南黄土丘陵区春小麦丰产施肥模式的研究被引量:1
《水土保持通报》1995年第5期29-34,63,共7页李鼎新 党增春 徐学选 
宁南固原河川乡上黄试区,采用三因素五水平通用旋转设计,对影响春小麦产量的N,P2O5和M(有机肥)进行了试验研究。建立了两种农田系统春小麦丰产施肥的主效应方程。根据试验结果,利用微机田间模拟寻优得出了:两种农田系统春...
关键词:春小麦 施肥模式 黄土丘陵区 宁南山区 
宁南黄土丘陵区旱地胡麻丰产优化栽培模式研究被引量:5
《水土保持通报》1995年第2期26-32,共7页党增春 李鼎新 徐学选 
试验应用二次回归正文旋转组合设计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分析研究了氮磷及播量三因素时旱地胡麻产量的效应,计算出旱地胡麻在不同气候年份的丰产优化栽培方案。即旱地胡麻的最佳施肥时和播量为:平水年──N肥为96.4kg...
关键词:旱地 胡麻 栽培 黄土丘陵区 
宁南干旱山区春小麦氮、磷施肥模式研究被引量:3
《水土保持通报》1994年第6期23-30,共8页党增春 李鼎新 刘耀宏 马国忠 
该文应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试区3种不同立地农田生态系统春小麦N、P施肥效应方程,建立起不同适宜性的施肥数学模型,分析研究了N、P肥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计算出不同农田的最佳施肥量。以低位梯田为例,计算出不同产量...
关键词:春小麦 氮肥 磷肥 施肥 宁南干旱山区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中磷的状态和磷肥投放方案刍议被引量:2
《水土保持学报》1992年第4期74-79,共6页李鼎新 赵更生 
国家"七五"攻关课题
该文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土壤磷库中的活性磷,并拟定了两个指标:(1)土壤磷活化度,(2)土壤供磷势。该指标比单用土壤有效磷更能反映土壤的供磷能力。依此两个指标,参考田间试验把黄土高原地区分为六级供磷区。并根据拟定的磷肥施用综合指...
关键词:土壤磷素 磷肥 黄土高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