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翀

作品数:10被引量:5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锂离子电池功率密度电池内阻数字电位器信道更多>>
发文领域:电气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电池工业》《电池》《电源技术》《噪声与振动控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一种改进T-S模糊神经网络估计锂电池SOC的方法被引量:6
《电源技术》2020年第9期1270-1273,共4页钱建文 杜翀 田欣 朱士彬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C类)(XDC02070800)。
针对传统模糊神经网络估计锂电池荷电状态(SOC)方法精度低、收敛速度慢的问题,采用模糊规则优化算法对神经网络的结构进行优化,加快了网络的收敛速度。通过分析锂电池实际使用工况,将影响电池当前容量的两个参数,即循环次数与循环之间...
关键词:T-S模型 模糊神经网络 锂电池 荷电状态估计 容量衰减 
一种基于稀疏自编码器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被引量:9
《噪声与振动控制》2019年第5期197-202,249,共7页王黎阳 杜翀 汪欣 翟旭平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资助项目(KFZD-SW-310)
在电机故障诊断研究领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现代信号处理方法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技术正逐步成为目 前的研究热点。一般的模式识别方法往往对信号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有较高要求,且往往因模型泛化能力有限而受到 制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
关键词:故障诊断 稀疏自编码 模式识别 特征提取 
高速移动场景下抗多普勒频偏同步方法
《电视技术》2019年第3期55-60,共6页王黎阳 翟旭平 杜翀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资助(KFZD-SW-310)
针对高超音速航空通信中,无线传输信号受到多普勒频偏影响,同步接收难度增大的问题,通过详细分析多普勒频移影响接收信号同步门限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对多普勒频偏敏感度较低的分段同步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同步方法具有更大的判决容...
关键词:同步方法 多普勒频偏 同步门限 频偏估计 
基于压降补偿的锂离子电池恒流充电方法被引量:6
《电源技术》2015年第6期1155-1157,共3页何亮明 杜翀 
"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资助项目(61310603)
研究了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内阻变化特性,发现电池欧姆内阻基本不变,极化内阻在充电后期小幅增长。应用两阶段逐次逼近法估计电池满充时刻总内阻大小,提出了一种基于内阻压降补偿机制的恒流充电控制方法。与传统恒流恒压充电方式相比...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恒流充电 电池内阻 压降补偿 
锂离子电池的热稳定性和大电流充放电稳定性研究被引量:4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1年第4期205-208,共4页朱基亮 杜翀 何亮明 刘静 蒲云体 李绪海 朱建国 徐明 
“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资助项目(61310603)
利用电池测试系统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DLG IRC18490柱形锂离子电池(L iCoO2/石墨C)不同温度及不同电流充电条件下的稳定性,结合阻抗分析软件Zview对得到的不同测试条件下的电化学阻抗谱进行了拟合,对锂离子电池内部电化学反应重要参数I...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阻抗谱 充电 
锂离子电池高温储存后的安全性能被引量:13
《电池》2010年第3期158-160,共3页李佳 何亮明 杜翀 
将以LiCoO2、LiNi1/3Co1/3Mn1/3O2和LiFePO4为正极活性物质,人造石墨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电池以满电态在高温(55±2℃)下储存30 d;通过过充电和加速量热(ARC)实验,比较了高温储存前后的安全性能。高温储存后,正极为LiCoO2和LiNi1/3Co...
关键词:高温储存 过充电 加速量热法 安全性能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三维热模拟被引量:11
《电池工业》2010年第3期151-155,共5页何亮明 杜翀 
建立了一个典型10Ah动力用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在1 C放电条件下的三维热模型,并采用相关软件得到了数值解,进而用图示的方法给出了该电池在上述工作状态下的温度分布图。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热模型 温度分布图 
微过氧化物酶-11在碳纳米管/壳聚糖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及电催化(英文)被引量:3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9年第2期132-142,共11页姜慧君 Philippe Mercier Shiunchin C. Wang 杜翀 李晓伟 杨辉 Daniel L.Akins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20673136,20706056);the National"863"High-Technology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2006AA05Z136,2007AA05Z141);the 100 People Plan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Pujiang Program of Shanghai City(No.06PJ14110) for support of this work
采用一步法于室温下有选择性地将小管径的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分散于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壳聚糖的水溶液中,并将其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出微过氧化物酶-11(MP-11)修饰电极。循环伏安结果表明SWCNT促进了MP-11在电极表面的直接电...
关键词:微过氧化物酶-11 单壁碳纳米管 壳聚糖 直接电化学 电催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