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过氧化物酶-11

作品数:19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陆天虹姜慧君黄晓华邢巍冯玉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南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食品科学》《应用化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维结构金纳米粒子/微过氧化物酶-11薄膜电极对过氧化氢的电化学催化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46-49,共4页武海 黄德乾 刘玉婷 张宏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140519);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08085QB39);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KJ2011A210);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AH201410371001)
将氨基苯硫酚修饰在金纳米粒子和微过氧化物酶-11上,再将金丝电极置于上述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溶胶和微过氧化物酶混合分散系中,采用电聚合法制备了以双巯基苯胺为连接剂的三维结构金纳米粒子/微过氧化物酶-11薄膜电极,该电极中的微过氧...
关键词:微过氧化物酶-11 金纳米粒子 三维结构薄膜电极 电化学催化 
SiO_2球腔微电极阵列过氧化氢传感器制备及应用被引量:2
《食品科学》2013年第6期14-18,共5页李建鑫 尹凡 吴向阳 吴静萍 徐玉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97507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8147)
将微过氧化物酶-11(MP-11)直接固定于二氧化硅球腔微电极阵列,制备一种新型电化学过氧化氢(H2O2)生物传感器。采用Langmuir-Blodgett技术在氧化铟锡(ITO)电极表面制备聚苯乙烯(PS)微球阵列,并以此阵列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在ITO电极上...
关键词:过氧化氢 溶胶-凝胶法 二氧化硅球腔 微电极阵列 微过氧化物酶-11 生物传感器 
微过氧化物酶-11在SiO_2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研究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4期105-109,共5页王琨琦 郑旭东 
采用简单的方法将微过氧化物酶-11(MP-11)固定到二氧化硅(SiO2)纳米粒子的表面,并且制备成MP-11/SiO2/GC修饰电极,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MP-11/SiO2/GC电极上MP-11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MP-11在玻碳修饰电极上发生了直接的、可逆的2个电...
关键词:微过氧化酶-11 SIO2纳米粒子 直接电化学 电催化 
微过氧化物酶-11在碳纳米管/壳聚糖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及电催化(英文)被引量:3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9年第2期132-142,共11页姜慧君 Philippe Mercier Shiunchin C. Wang 杜翀 李晓伟 杨辉 Daniel L.Akins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20673136,20706056);the National"863"High-Technology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2006AA05Z136,2007AA05Z141);the 100 People Plan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Pujiang Program of Shanghai City(No.06PJ14110) for support of this work
采用一步法于室温下有选择性地将小管径的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分散于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壳聚糖的水溶液中,并将其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出微过氧化物酶-11(MP-11)修饰电极。循环伏安结果表明SWCNT促进了MP-11在电极表面的直接电...
关键词:微过氧化物酶-11 单壁碳纳米管 壳聚糖 直接电化学 电催化 
微过氧化物酶-11在壳聚糖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被引量:1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年第3期553-556,共4页王琨琦 马中苏 陆天虹 邢巍 朱琳 吕强 邢沈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433060;20876153和20703043)资助
采用物理吸附法,将微过氧化物酶-11(MP-11)固定在载体壳聚糖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运用循环伏安法对MP-11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及对氧(O2)和过氧化氢(H2O2)的电催化行为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pH=7.1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
关键词:微过氧化酶-11 壳聚糖 电催化 
微过氧化物酶-11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被引量:1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4期80-83,共4页王琨琦 马中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433060)
利用物理吸附的方法将微过氧化物酶-11(MP-11)固定在多壁碳纳米管(MCNT)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研究发现:在pH=7.12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修饰电极上的MP-11发生了两电子一质子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式量电位E0’为-298mV(vs Ag/AgCl),峰电位...
关键词:微过氧化酶-11 多壁碳纳米管 电催化 
微过氧化物酶-11的聚集状态对其与Yb^3+相互作用的影响
《应用化学》2008年第7期777-782,共6页李美林 邓玲娟 陆天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43002);国家计委稀土专项基金(GJX01100626);江苏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基金(BG2001045);江苏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基金(01KJB150006、2000LHZ0000SJ1);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
研究了微过氧化物酶-11(MP-11)的聚集状态对其与Yb3+相互作用的影响。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在纯水溶液中,由于Yb3+与MP-11分子中血红素卟啉环上的2个丙酸基团的羧基氧发生强的键合作用,使血红素卟啉环的非平面性增加,...
关键词:微过氧化物酶 YB^3+ 聚集程度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肽链长度对La^(3+)与微过氧化物酶相互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化学学报》2006年第7期593-598,共6页李美林 陈婷婷 黄晓华 冯玉英 李邨 陆天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471030);国家计委稀土专项基金(No.GJX01100626);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
为了了解稀土元素与酶相互作用的化学机理,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技术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La3+与过氧化物酶(POD)的模型化合物,微过氧化物酶-8(MP-8)或微过氧化物酶-11(MP-11)的相互作用机理.La3+优先与MP-8或MP-11分子中血红素卟...
关键词:微过氧化物酶-8 微过氧化物酶-11 键合作用 
Eu^(3+)与微过氧化物酶-11相互作用的研究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2期63-65,共3页张林群 李美林 黄晓华 冯玉英 陆天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43002);国家计委稀土专项基金资助项目(GJX01100626);江苏省科技厅高新技术资助项目(BG2005040);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用紫外可见(UV-V is)吸收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Eu3+与微过氧化物酶-11(MP-11)相互作用,发现一个Eu3+离子与一个MP-11分子中血红素基团的两个丙酸基的羧基氧发生强的配位作用,导致MP-11分子中血红素基团的非平面性、电化学可逆性和Fe...
关键词:微过氧化物酶-11  配位作用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微过氧化物酶-11与Yb^(3+)相互作用机理被引量:1
《应用化学》2006年第2期157-160,共4页李美林 陈婷婷 黄晓华 冯玉英 邢巍 陆天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71030);国家计委稀土专项基金(GJX01100626);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
用紫外-可见(UV-V is)吸收光谱研究了微过氧化物酶-11(MP-11)与Yb3+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Yb3+优先与MP-11分子的血红素中2个丙酸基团的羧基氧发生键合作用,而且1个Yb3+与1个丙酸基上的羧基氧键合。这种相互作用使血红素卟啉环的非平...
关键词:微过氧化物酶-1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Yb^3+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