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

作品数:6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诗经《诗经·陈风》考论《吕氏家塾读诗记》吕祖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邯郸学院学报》《文艺评论》《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美与时代(美学)(下)》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陈风》与陈国史勾稽
《文艺评论》2011年第4期148-150,共3页杨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春秋时期政治兴变与诗歌创作演化研究"(项目编号:09BZW016)阶段性成果
《诗》史互证乃是我国学术一种古老的传统,《毛诗》用历史事实解诗,开"以史证诗"的先河。今人治史,诸如郭沫若等大家,无不用《诗经》的大量作品揭示周朝的社会现实,是为以《诗》证史的明证。从《诗》中可以考证史实,《诗》具有重要...
关键词:《陈风》 国史 《诗》 历史事实 《毛诗》 以史证诗 社会现实 《诗经》 
巫风与游观民风的艺术再现——《诗·陈风》主题考论之一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年第7期6-7,18,共3页杨延 
邵炳军教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春秋时期政治兴变与诗歌创作演化研究"(项目编号09BZW016)阶段性成果
上古伏羲文化的遗风、使祀虞帝、太姬好巫,再加上以楚风为代表的邻国巫风的影响,众多因素的合力促使陈国巫风盛行,这是陈国最典型的地域文化特质,也是《陈风》赖以产生的历史文化基础,在《宛丘》和《东门之枌》中体现得极为明显。《宛...
关键词:《诗经·陈风》 主题 巫风与游观 
《诗经·陈风》中“东门”意象与陈国地域风格考论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0年第12期64-67,共4页杨延 
邵炳军教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春秋时期政治兴变与诗歌创作演化研究"(项目编号09BZW016)阶段性成果
《诗经·陈风》中的"东门",实际是指陈国都城的城门,为祭祀、游观、娱乐、从事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诗人吟诵的"东门",不应仅仅被视为地名,其中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蕴。"东门"之"象"所包含之"意",是陈国地域文化特质所孕育...
关键词:地域风格 陈国 诗经 考论 意象 商业活动 象征意蕴 文化内涵 
20世纪以来《诗经》“二南”研究述评
《邯郸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60-62,共3页杨延 
20世纪以来学界对《诗经》"二南"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新世纪新时期,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对"二南"研究状况的评述,旨为新世纪的《诗经》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诗经》 二南 述评 
从以礼说诗看《吕氏家塾读诗记》的宗毛倾向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43-44,51,共3页杨延 
作为理学家的吕祖谦,其《吕氏家塾读诗记》继承《郑笺》以礼说诗的传统,多以义理解诗,是《吕氏家塾读诗记》宗毛诗的表现之一。
关键词:诗经 吕祖谦 《吕氏家塾读诗记》 
从诗史互证看《吕氏家塾读诗记》的宗毛倾向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111-113,共3页杨延 
《毛诗》从史学角度解诗,依据世次来定诗之美刺,以史实阐释诗篇内容。作为史学家的吕祖谦将《毛诗》以史证诗的传统发扬光大,或以史解诗,或以诗证史,可以看出吕祖谦的宗毛倾向。
关键词:诗经 吕祖谦 《吕氏家塾读诗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