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

作品数:27被引量:2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西南联大述论华工第二次鸦片战争地方社会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历史档案》《教育评论》《盐业史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抗战时期缅盐销滇正常化努力述论被引量:2
《盐业史研究》2015年第3期50-56,共7页梁建 
食盐在云南地方政务和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缅甸海盐质优价廉,故而从清光绪年间开始,缅甸海盐就开始以私盐的形式出现在云南的腾冲、龙陵等边境地区,这给云南腾龙边区的某些方面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故而抗战时期...
关键词:抗战时期 缅甸食盐 云南 正常化 
西南联大参与云南地方调查与建设述略被引量: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78-82,共5页梁建 
2012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西南联大与云南地方社会的互动研究>(立项编号ZJY120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西南联大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一所办学非常成功的大学,它曾与学校所在地的云南地方有非常良好的互动,其中之一即是广泛参与云南的地方调查与建设。西南联大专家教授们参与云南地方调查与建设,一方面使他们得以学有所用,另一方面也使云南地...
关键词:西南联大 云南地方社会 建设 
西南联大与云南大学关系述论被引量: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29-133,共5页梁建 
2012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西南联大与云南地方社会的互动研究>(立项编号ZJY1203)
西南联大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所著名大学。西南联大在滇存续期间与云南地方高校的代表云南大学之间有非常良好的互动。通过两校的互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实现了双赢。
关键词:西南联大 云南大学 抗战时期 
龚自知与西南联大
《教育评论》2014年第3期147-149,共3页梁建 
2012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西南联大与云南地方社会的互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文号ZJY1203
龚自知是民国时期对云南教育具有深远影响的一位政务官员。他曾两度出任云南省的教育厅长,为云南教育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龚自知担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的后期,正是西南联大的驻滇时期。作为云南地方的教育主官,龚自知为西南联大在滇办...
关键词:西南联大 龚自知 云南地方社会 
王文韶与清季的“云南报销案”
《兰台世界(下旬)》2013年第9期80-81,共2页梁建 
王文韶是晚清时期清廷极为信赖的重臣,由于其为人圆滑,有官场"琉璃球"和"油浸枇杷核子"之称。但因事涉"云南报销案",王文韶不仅倒了,而且一倒就是六年",云南报销案"对王文韶的政治生涯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王文韶 云南报销案 
美国国名称谓在中国的演变被引量:1
《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第12期116-116,共1页梁建 
正自美国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以来,中国人对其国名称谓多达60余种。由于国名往往包含多重含义,考察对美国国名翻译的演变,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人对美国及美国人认识的深化历程。
关键词:国名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西南联大时期的清华服务社被引量:1
《教育评论》2013年第4期138-140,共3页梁建 
2012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西南联大与云南地方社会的互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文号ZJY1203
清华服务社是西南联大时期清华大学的同仁为解决现实生活困难而成立的一个带有公司性质的服务团体。在服务社存续的两年多时间里,它广泛开展业务,既满足了战时需要,服务了云南地方社会,也在一定程度上补贴了联大同仁的生活。作为特殊时...
关键词:西南联大 清华服务社 云南地方社会 
从“花旗国”到“美利坚合众国”——清代对美国国名翻译的演变考析被引量:3
《历史档案》2013年第1期105-110,共6页梁建 
自美国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开始,美国国名的翻译经历了从花旗国、咩里干、育奈士迭国等到美利坚合众国的发展变化。国名是具有多重意义的政治符号,考察美国国名的汉译流变,既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人对美国及美国人认识的深化历程,同时...
关键词:美国国名 汉译 流变 
晚清西方各国使节进驻北京历程探析被引量:1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1年第9期44-50,共7页梁建 
在近现代的国家关系中,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首都派遣常驻外交使节是一种非常平常的外交活动。但在晚清时期,西方各国向北京派遣常驻使节的历程却是非常艰难,这当中既有晚清统治者虚骄心理的原因,也有他们在西方各国推行"炮舰政策"情...
关键词:晚清 西方各国 使节 进京 
杨儒解决美国排华问题的实践与构想述论被引量: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82-86,共5页梁建 
云南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08YQ23)
杨儒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曾经担任过近四年的驻美公使。在此期间,杨儒一方面敦促美国政府废除排华法案、切实维护华工权益,并促成了1894年《中美华工条约》的签订,希望能部分解决美国的排华问题;另一方面又为该问题的根本解决提出...
关键词:杨儒 晚清 中美关系 排华问题 《中美华工条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