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阳

作品数:32被引量:4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戏剧表演表演者教育戏剧汉代出土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参考》《天府新论》《现代艺术》《考古与文物》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荆门林场遗址西汉车马坑性质探析——也论赐葬外藏椁及其制度的形成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4年第11期134-146,201,共14页焦阳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西汉车马埋葬研究”(项目编号:2023M742461)的阶段性成果;“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项目编号:GZC20231785)的资助。
荆门林场遗址车马坑是一座西汉早期诸侯王墓的外藏椁,椁内放置有一组由人俑、车马模型构成的出行队列。外藏椁的形制仿照帝陵,人俑的形制也显示出与西安地区的一致性。椁内器物上的“物勒工名”皆为中央工官,“轻属车”可理解为作属车...
关键词:外藏椁 轻属车 侍御史 护丧 赐葬制度 
东周至西汉时期漆棺装饰研究
《考古》2024年第6期94-108,共15页焦阳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23M742461);“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项目编号GZC20231785)的资助。
棺是用以装敛尸体的器具,多以木为之。本文所言漆棺装饰,是指除一般漆外的对木棺施彩绘、镶嵌等装饰,文献记载的荒、墙柳、悬池等漆棺之外的附加饰件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关注尚少,尤其缺少系统梳理和长时段观察。
关键词:东周时期 西汉时期 漆棺装饰 东园 专门化 
扬州地区汉代画像木椁墓研究
《江汉考古》2024年第2期113-121,147,共10页焦阳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23M742461);“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编号GZC20231785)资助。
画像木椁墓是指墓室隔板或顶板雕刻、彩绘有图像的竖穴木椁墓,主要分布于扬州及其周边地区,图像题材主要为穿璧纹、天象图、建筑、人物及历史故事。画像木椁墓流行的时段恰好是墓葬形制由竖穴墓向横穴室墓转变的时期,反映出模仿地上建...
关键词:汉代 画像木椁墓 天象 建筑 淮泗流域 
“新主流电影”的创作策略与教育价值探究被引量:1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63-68,共6页周鑫健 焦阳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三全育人的戏剧与影视专业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21—60)研究成果。
作为当下中国电影的主流形态,“新主流电影”获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通过对当下新主流电影的“拼接式”叙事结构、“全景式”叙事方式、“群英式”角色塑造的多元化创作策略的深入分析,进而探讨其在主流价值传递、国家形象建构、榜...
关键词:新主流电影 创作策略 教育价值 
神鹰剧团的抗战贡献与历史意义
《黑龙江史志》2023年第12期112-114,共3页詹浩源 焦阳 
神鹰剧团是抗战时期出现的著名剧团,它为中国话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神鹰剧团作为航空委员会政治部的官办剧团,不仅在战时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体现了国家抵抗外侵的坚定意志。其演出活动不仅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提...
关键词:神鹰剧团 成都话剧 抗战文化 
新时代戏剧艺术创新发展专题主持人语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29-30,共2页焦阳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先锋号角。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对此后的文化、教育、文艺工作作出了纲领性指导。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科教兴国战略 教育工作者 教育强国 科技强国 社会主义文艺 戏剧艺术 主持人 
新时代戏剧表演人才培育路径探究被引量:1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31-35,共5页焦阳 梁雅芯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三全育人的戏剧与影视专业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21-60)研究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高度,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新要求。本文从新时代戏剧表演人才培育的内在意蕴与培育特征出发,探索其培育路径,提出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理念,重组传统与创新的...
关键词:新时代 戏剧表演 高校教育 党的二十大精神 
穿越时空的红色故事——沉浸式戏剧《曙光》的艺术探索
《现代艺术》2023年第6期93-95,共3页戢涯 焦阳 
沉浸式戏剧作为现当代表演艺术的新形式,在我国发展迅速,无论是数量、类型和创新技术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其具有的独特价值,为戏剧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当中国本土文化与新型艺术表达形式相融互通,使观众得到了更加多元化的情感共鸣和...
关键词:情感共鸣 中国本土文化 多感官体验 艺术体验 艺术探索 戏剧创作 沉浸式戏剧 多元化 
话剧表演领军人才培养的场域构建与模式探索
《艺术管理(中英文)》2022年第4期128-135,共8页焦阳 
2021—2023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三全育人的戏剧与影视专业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21-60);四川大学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第九期)研究项目《基于“课程思政”下的戏剧与影视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项目编号:SCU9027)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是文艺工作者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所担负的使命任务。话剧表演领军人才的思想品德、审美素养与专业技能制约着话剧创作的思想性、艺术性,复合多义的身份令表演者的一言一行被置于...
关键词:话剧表演 人才培养 育人场域 校院协同 
传承文化·镜像现实·根植历史——《梦华录》创作的三重文化维度被引量:1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48-52,共5页李应蕾 焦阳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三全育人的戏剧与影视专业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21-60);四川大学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第九期)研究项目“基于‘课程思政’下的戏剧与影视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项目编号:SCU9027)研究成果。
按照历史生活逻辑真实地反映当下社会,在叙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以现实主义代替架空历史,引领影视审美趋势是古装剧《梦华录》的成功之处。本文从传承文化、镜像现实、根植历史三个角度,阐述《梦华录》创作的三重文化维度,探讨电视剧...
关键词:文化传承 民族文化 现实 梦华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