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霞

作品数:14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长篇小说都市文学长篇小说文体博士学位论文虚构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南方文坛》《小说评论》《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剪下一片报纸填塞失忆症的缺口”——论赵目珍诗歌的现代诗意追求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年第5期13-14,16,共3页王素霞 
诗歌更是艺术之中的艺术,是语言对语言的撞击。诗人塑造和追求诗意,并不是简单地对生活记录、抒情或者说明就可以了。意象的雕琢,穿透语言的外在张力直接抵达存在及其理想的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诗歌的伟大意义。赵目珍对现代诗意的...
关键词:赵目珍 现实 历史失忆症 象征 音乐 
“深圳意象”:中国都市文学叙事的新景观
《小说评论》2016年第5期87-93,共7页王素霞 
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文化地理学’"视野内的深圳与香港文化研究"的部分成果;编号:125A088
当年要在深圳"杀"出一条血路的先驱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1980年8月26日,这个看似平常的日子,几十年后,会成为一种为中国现代城市建设勇开先锋的纪念,同时也形成了一个路标,彰显着中国当代改革开放的鲜明指向。以深圳特区为中心的"...
关键词:意象化 城市文学 人类欲望 文学叙事 现代城市建设 心理欲求 叙事视角 邓一光 都市文学 谭甫成 
论叶兆言《很久以来》中的“历史”与“虚构”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第8期110-116,共7页王素霞 
《很久以来》要带给人的是对历史的重新质疑、解读与虚构。一方面,作家以两个女性欣慰与春兰的人生命运为主线,捕捉了几处特别有虚构意义的时间及空间,将人物的生活及命运虚构进这样的时空之内,活现或还原"历史"的真实声音;同时作家又...
关键词:叶兆言 《很久以来》历史 虚构 
渴望升起——论叶兆言《很久以来》的“历史”与“虚构”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7期29-33,共5页王素霞 
《很久以来》要带给人的是对历史的重新质疑、解读与虚构。一方面,作家以两个女性欣慰与春兰的人生命运为主线,捕捉了几处特别有虚构意义的时间及空间,将人物的生活及命运虚构进这样的时空之内,活现或还原"历史"的真实声音;同时作家又...
关键词:叶兆言 《很久以来》 历史 虚构 对话 还原 反叛 
“我是我的神”吗?——论《我是我的神》中的精神“较量”与“失语”
《南方文坛》2011年第5期95-98,共4页王素霞 
"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801
李敬泽在评论《我是我的神》时,以极其赞叹的笔墨强调了它“是精神史,是精神在宏大历史和庸常生活之间觉醒、挣扎、存续、自证的历史”。而这种论断恰恰也是我在阅读完整套书后的强烈感受。但是,掩卷沉思,作者邓一光为什么会以80多...
关键词:精神史 “失语” 40年代 李敬泽 邓一光 历史 沉思 
第三地:“小日子”里的“大浪漫”——兼论新世纪都市女性写作的新转型
《南方文坛》2011年第2期52-56,共5页王素霞 
"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801
几年前迟子建的一部小说《第三地晚餐》①引起了我的关注,它对已婚女性的疲乏、无奈之姿给予了悄然地描述。更有特色的是,它探进了女性在围城中不愿逃出去、不愿受冷落但又不甘寂寞的“第三地”空间,洞悉了她们步人中年或几近步人中...
关键词:都市女性写作 转型 浪漫 “第三地” 已婚女性 文化心理 迟子建 中年 
叙事地图:通往都市及其想象空间的一种路径被引量:1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28-31,78,共5页王素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都市小说与中国都市文化的现代演进"阶段性成果之一(05BZW058);"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801
论文将"叙事地图"这一概念引入都市文学的研究视角,考察作家在这种地理轨迹中与都市间内在的心理距离,由此凸显小说叙事的都市审美功能。在此,不同的地理空间造就了相异的都市景观,但又呈现着近似的精神旨向。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论述叙...
关键词:叙事地图 都市空间 路径 距离 
时间·NOVEL·结构——90年代长篇小说文体形态论被引量:1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114-121,共8页王素霞 
"时间"这一结构形式对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小说文体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尤其在"NOVEL"领域,更形成了诸多复杂的结构类型,如命运型、纪年型、戏剧型、空间化、成长型等。究其演变轨迹,可以透视长篇小说时间形式的多维化、多义化与多样化姿...
关键词:长篇小说 时间 结构 文体 
都市想像与新都市小说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74-77,共4页王素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都市小说与中国都市文化的现代演进”阶段性成果之一(05BZW058)
20世纪90年代特有的多元文化造就了新都市小说的生成与繁荣。大众传媒、消费主义、文化转型、后现代主义及全球化风潮的日益膨胀.不仅敞开了一种新的都市文化,同时也直接改写了文学的形态.造就了新都市小说的诞生。它既是这个时代的...
关键词:新都市小说 20世纪90年代 后现代主义 想像 批判现实主义 都市文学 多元文化 大众传媒 消费主义 文化转型 
敞开的痴迷与纠缠——博尔赫斯小说结构在格非短篇创作中的延伸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94-98,共5页王素霞 
博尔赫斯小说结构在格非短篇创作中有3个方面的延伸:一是时间,小说所呈现的“循环型(圆型)结构”把我们带入了对于时间与幻象的痴迷;二是镜子与迷宫,它们生成了无限繁殖与无限增生的文学意象,虚构了想象世界与现实利益之间的模糊,由此...
关键词:博尔赫斯 格非 空间距离 短篇创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