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延良

作品数:7被引量:3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转炉煤气高炉煤气管网系统天然气出料更多>>
发文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冶金信息导刊》《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冶金》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提高转炉煤气管网系统保供能力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5
《冶金能源》2019年第3期7-9,27,共4页谷延良 刘颜军 
通过分析首秦公司转炉煤气管网系统结构特点,指出单座气柜与管网串联运行状态下,气柜是影响管网系统稳定运行的薄弱环节。借鉴煤气混合站功能特点,在转炉煤气管网加压机组入口侧增设混气系统,作为气柜的旁路,在气柜退网时投运,避免煤气...
关键词:转炉煤气 管网 混气保供能力 
首秦公司燃气资源梯级利用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
《中国冶金》2017年第12期66-70,共5页谷延良 葛红 牛汀雨 陈廷军 张琦 
通过对首秦公司天然气消耗情况对标分析,得出减少钢包、中间包以及鱼雷罐等设备烘烤使用天然气,是降低天然气消耗的重要手段。通过理论计算及工艺试验,证明低热值转炉煤气可以替代天然气进行工艺烘烤,保证用能设备内衬温度均衡、稳定。...
关键词:对标分析 烘烤 天然气 转炉煤气 回收利用 梯级利用 
转炉煤气回收分析与提升实践
《冶金信息导刊》2015年第1期35-36,39,共3页葛红 谷延良 王晓东 
应用转炉煤气回收量计算模型计算出转炉煤气回收量的理论极限值,通过实际回收量与极限回收量的对比,确定了转炉煤气回收潜力,分析了影响转炉煤气回收的因素,提出了降低回收标准措施,提高了转炉煤气回收利用水平。
关键词:转炉煤气回收量 极限回收量 回收标准 
首秦公司煤气系统优化研究与实践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2014年第10期179-180,共2页葛红 王晓东 谷延良 
文章探索首秦公司煤气系统优化潜力,从开源节流两方面研究改进方向,分析煤气回收及消耗差距,提出增加煤气回收量、改进炉窑热效率、精细煤气使用管理等系列改进措施,挖掘煤气资源,开发煤气发电用户,优化煤气平衡,消除放散煤气,提升自发...
关键词:煤气系统优化 煤气回收量 炉窑热效率 精细管理 
首秦公司钢坯热装与加热炉燃耗关系分析及实践被引量:4
《中国冶金》2014年第8期38-42,共5页王晓东 谷延良 葛红 胡兰辉 张琦 
以首秦公司加热炉为研究对象,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及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入炉钢坯温度与高炉煤气燃耗的关系模型,并通过现场试验加以验证。研究表明,钢坯入炉温度和热装率是加热炉燃耗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加热炉热装率较高情况下,提高热装温...
关键词:加热炉 能量守恒 燃耗 热装 
钢铁企业高炉煤气供需预测模型及应用被引量:27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12期1737-1740,共4页张琦 谷延良 提威 蔡九菊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09030201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8AA042901;2009AA05Z215);东北大学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
以钢铁企业高炉煤气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高炉煤气产生量、消耗量的影响因素与煤气量的关系.基于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建立了高炉煤气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钢铁企业各生产工序中高炉煤气的产生与消耗量进行预测,探讨...
关键词:供需预测 BP神经网络 高炉煤气 钢铁企业 节能 
钢铁联合企业煤气系统模型化研究被引量:1
《冶金能源》2010年第4期3-7,共5页宋军 蔡九菊 刘文超 张琦 提威 谷延良 张大伟 
分析了我国煤气系统研究现状,指出了国内煤气系统管理的几大难点,并以某钢铁厂煤气系统为背景,以科学的数据处理方法为基础,对煤气系统产耗机理、动态特性进行研究,从而建立煤气系统动态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最终实现富余煤气波动量动态...
关键词:煤气系统 产耗机理 动态特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