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大成

作品数:14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电网系统智能电网电力自动化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电能计量装置更多>>
发文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电机与控制应用》《科技信息》《电机技术》《东北电力大学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应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开发防窃电功能
《农村电气化》2017年第8期44-45,共2页邢大成 
1基于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防窃电技术1.1防窃电的基本思路通常情况下,针对总受、总计电力用户而言,变电站中不仅包括专用的计量柜,还包括额外的总受柜,总受柜使用和计量回路相对独立的互感器。因此,可以使用总受二次回路的电流和电压作...
关键词:窃电 正常使用状态 计量点 用电负荷 电能表 功率比 特殊试验 感应电 断相 系统主站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软交换技术的应用被引量:1
《农村电气化》2017年第1期35-36,共2页邢大成 
目前电力能源作为当前社会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之一,怎样才能进一步科学、合理使用电力能源,并可以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在电力系统中不断提高自动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同时还需要不断更新其管理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软...
关键词:软交换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能源 电力企业 供电公司 长途电话网 网络层次 电力自动化系统 汇接局 话音业务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电磁兼容技术被引量:3
《农村电气化》2016年第11期39-40,共2页邢大成 
论述电磁兼容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最后阐述了电磁兼容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力系统 自动化设备 电磁兼容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被引量:4
《农村电气化》2016年第10期43-44,共2页邢大成 
在电气自动化行业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其人工智能的优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仅有效推动了自动化控制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使自动化系统不断完善。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的主要应用。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 电力自动化系统 应用 
面向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技术被引量:9
《农村电气化》2016年第7期61-61,共1页邢大成 
在智能电网中,装表接电工作是电能供应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质量的好坏与电气企业的经济发展有着必然的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电网系统的安全。因此如何保证装表接电工作的质量成为了电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探讨装表接电技术对智能...
关键词:智能电网 装表接电工 电能计量装置 电能供应 电能表 供电企业 电网系统 经济发展 带电设备 工作过程 
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探究被引量:2
《农村电气化》2015年第10期57-57,共1页邢大成 
建设智能化电网系统是目前国内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态势,并且强调风能及太阳能等各类清洁能源为主要能源,结合西方国家电力建设的主要措施,突破国内传统式电力建设网,找寻创新式网络主干。继电保护设备可以说是"电网卫士",可以快速把...
关键词:继电保护技术 智能电网 应用 电力建设 继电保护设备 电网系统 清洁能源 广域保护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被引量:3
《农村电气化》2015年第3期41-42,共2页邢大成 
针对几种常见的智能技术进行分析,总结了神经网络控制技术、模糊理论控制技术、智能监控技术、专家系统控制技术、线性最优控制技术及综合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提出了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要点。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 智能 神经网络控制 模糊理论控制 线性最优控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完善措施
《农村电气化》2015年第2期60-60,共1页邢大成 
继电保护作为一项十分重要且复杂的工作,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在保障整个电力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为电力传输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条件。就我国目前电力系统运行情况来看,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各类电力事故...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运行 技术条件 电力传输 运行情况 电力事故 经济损失 供电企业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正弦波
《科技信息》2009年第31期I0082-I0082,I0076,共2页李锦荣 孙秋香 邢大成 
本文利用BP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对电网正弦波的频率进行测量。得出结论是训练后的BP网络对规定范围内理想正弦波的测量精度非常高。并对该系统鲁棒性进行验证,有了初步的成果。
关键词:BP 神经网络 正弦波 
建立PLC立体教学实验体系新模式被引量:6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70-72,共3页谭敦生 张佳卫 麻洪儒 邢大成 
根据“可编程序控制器”及“电器控制”的课程设计特点,分析了传统实验环节的不足,并提出理论教学与计算机模拟仿真,验证实验与综合设计相结合,按照3个阶段、4种层次由浅入深的立体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PLC 立体实验教学 综合设计 计算机仿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