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雄飞

作品数:25被引量:21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土地换保障民生视角残疾人全纳教育土地制度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新疆社科论坛》《东岳论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土地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名田”到“庄园”:民生视角下汉朝土地制度变迁研究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2期158-158,共1页郑雄飞 孔贝贝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地制度决定地权分配格局甚至生产经营方式,其演化变迁折射地权结构调整与社会关系变动。汉初民生调蔽、荒地广布,为恢复国力和巩固新政,施行不抑兼并、自由买卖的“名田制”与“授田制”。但是,到...
关键词:不抑兼并 土地兼并 地权分配 限田 土地制度变迁 民生状况 民生视角 名田制 
“城乡两栖”视角下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问题研究被引量: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10-119,180,181,共12页郑雄飞 刘婕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生保障视角下农村地权结构调整的社会学研究”(项目编号:18ZDA168)。
“三权分置”改革有助于化解“城乡两栖”背景下宅基地的制度困境。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城乡人口双向流动以及异地居住的“城乡两栖”现象日益明显。人口迁居带来了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所承载的居住功能弱化,而它们的财产...
关键词:宅基地 “三权分置” 功能演变 “城乡两栖” 
从“名田”到“庄园”:民生视角下汉朝土地制度变迁研究
《江淮论坛》2023年第5期142-149,共8页郑雄飞 孔贝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民生保障视角下农村地权结构调整的社会学研究”(18ZDA168)。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地制度决定地权分配格局甚至生产经营方式,其演化变迁折射地权结构调整与社会关系变动。汉初民生凋敝、荒地广布,为恢复国力和巩固新政,施行不抑兼并、自由买卖的“名田制”与“授田制”。但是,到...
关键词:民生 土地制度 名田制 汉朝 
田制革新与地权演绎:民生视角下魏晋南北朝的土地制度变迁研究
《学术研究》2023年第9期65-74,178,共11页郑雄飞 刘婕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生保障视角下农村地权结构调整的社会学研究”(18ZDA168)的阶段性成果。
土地不是劳动产品亦不是商品,实质上是一种公共资源而非私人物品;土地市场交易的不是土地,而是不可能具备完全排他性的地权。土地是全社会共有的天赋资源,是社稷之根、民生之本。土地制度和田制安排必须切合特定时代的民生诉求。魏晋南...
关键词:土地制度 民生保障 田制改革 魏晋南北朝 
从“田制不立”到“土地兼并”:民生视角下宋朝土地制度的形塑与演化问题研究被引量:1
《东岳论丛》2023年第5期123-129,共7页郑雄飞 吴振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生保障视角下农村地权结构调整的社会学研究”(项目编号:18ZDA168)的阶段性成果。
耕者有其田、民众安居乐业是历代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美好愿景,民生保障和土地制度则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甚至王朝兴衰的关键。从民生视角出发,本文通过剖析宋朝土地制度与民生实践的互动演化发现:在“田制不立”政策导向下宋朝土地兼并现...
关键词:民生保障 土地制度 互动逻辑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革新研究——基于“场域—认知—行动”分析框架的构建
《学术界》2023年第5期89-101,共13页郑雄飞 孔贝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民生保障视角下农村地权结构调整的社会学研究”(18ZDA168)的阶段性成果。
“场域—认知—行动”是兼顾制度变迁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分析框架,“需求驱动”是制度革新的循环动力机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革新是动态连续过程,行动者的行为策略是主观意识的显现,但亦受到既有场域结构内化等相对静态的影响;利益...
关键词:认知 场域 行动 制度变迁 动力机制 
乡村振兴与农地流转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基于地权配置的视角被引量:7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121-129,共9页郑雄飞 吴振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民生保障视角下农村地权结构调整的社会学研究”(18ZDA168)。
“乡土中国”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社会事实。土地问题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也是深化改革的关键着力点。优化地权配置,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农地利用效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从地权配置角度切入,剖析乡村振兴与农地流转之间的内生关...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地流转 地权配置 体制机制创新 
地租的时空解构与权利再生产——农村土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探索被引量:31
《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4期70-93,共24页郑雄飞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科基金(11CSH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14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时空解构是理解地租生成和演化的必要逻辑。"时间租"揭示了地租具有阶段性切割和历时性延绵的双重特性,因而增值收益分配应兼顾农民个体生命历程和世代叠加代际伦理的可持续性;"空间租"解析了地租因产业布局、地理区位等因素的集聚或分...
关键词:地租 时空解构 权利再造 农地“非农化” 增值收益分配 
身份识别、契约优化与利益共享——我国养老保险的制度变迁与路径探索被引量:37
《社会学研究》2016年第1期98-122,244,共25页郑雄飞 
2014年"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015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国家社科基金(11CSH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146)的阶段性成果
现时代是"身份性契约型社会",契约本身也是身份的载体,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理应契约与身份并重。"身份"既是社会研究的分析单位,也是一种分析方法。"身份治理"是一种蕴含"身份伦理"和"契约伦理"的社会治理模式,如何拟合不同身份进而优化...
关键词:养老保险 身份识别 年金制 利益共享 身份分析法 
中国“社会建设”理论的当代转向被引量: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08-122,181,共15页郑雄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统筹城乡语域中的‘土地换保障’的实践反思与权益协调机制研究”(11CSH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生代农民工的土地依附关系与福利供给机制研究:基于“空间整合”的福利地理学分析”(41201146);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上海市科技园区“土地入股”的可行性评估:基于土地增值收益分享的研究”(13ZS030);国家留学基金项目“城镇化进程中的合作共治与社会福利改进”(留金发[2013]3018号)的阶段性成果
无论是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历史进程",还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观念的创新",社会建设伴随历代社会发展一直存在着。经历世纪轮回,社会建设的内涵已突破"将社会建设等同于各种社会事业建设"窠臼,逐渐深入到资源配置和改善民生;外延不再...
关键词:社会建设 思想 理论 当代转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