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青南

作品数:24被引量:12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大豆调控植物编码基因蛋白基因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北农学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作物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博士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豆抗裂荚基因pdh1在育成品种中的分布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5年第2期338-343,共6页邓克林 郝青南 窦玲 屈艳慧 陈水莲 杨红丽 单志慧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级重点任务(CAAS-OCRI-ZDRW-202101)。
大豆裂荚是导致大豆产量大幅衰减的原因之一。pdh1基因是控制大豆抗裂荚的主要基因之一,但其作用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目前在育种中尚未充分利用。为探究抗裂荚基因应用在育种中的可行性,以抗裂荚基因pdh1为筛选标记,对1929-2021年期间...
关键词:大豆 抗裂荚 pdh1 地域分布 
大豆抗裂荚基因pdh1在长江中下游区域联合试验品种中的分布被引量:1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3年第4期704-710,共7页窦玲 郝青南 杨中路 陈水莲 王贤智 单志慧 周新安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级重点任务(CAAS-OCRI-ZDRW-202101)。
大豆裂荚是导致大豆机收产量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育种选择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抗裂荚基因pdh1为标记,对2021-2022年国家长江中下游区域联合鉴定品种进行分布鉴定。结果表明:105份试验品种中有56份品种含有pdh1基因,pdh1集中分布在粒...
关键词:大豆 裂荚 地域分布 pdh1 分子鉴定 
大豆骨干亲本中豆32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6
《大豆科学》2023年第2期157-164,共8页孙帅 易志杰 袁松丽 郝青南 陈水莲 陈海峰 王贤智 周新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2099);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2020BBB057);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202202AE090014)。
为了明确大豆骨干亲本中豆32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特点,以中豆32及9个大豆品种(种质)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30个杂交组合,分析比较各杂交组合10个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配合力分析表明:骨干亲本中豆32具有...
关键词:骨干亲本 中豆32 农艺性状 配合力 
氮肥与复硝酚钠复配对南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年第3期610-620,共11页郝青南 杨芳 汪嫒嫒 龙泽福 杨中路 陈海峰 单志慧 邓军波 周新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1000900)。
为确定南方大豆增产增效的栽培管理措施及光合特性与产量品质的相关性,本研究以5个南方主栽大豆品种为材料,于初花期(R1)和鼓粒期(R5)进行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尿素和复硝酚钠,试验设置5个处理,3个种植区域,每个种植区3次重复,通过2年的数...
关键词:南方大豆 复硝酚钠 光合特性 产量和品质 
外源褪黑素对不同南方大豆品种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湖北农业科学》2022年第3期17-20,共4页郝青南 邓军波 杨芳 杨中路 陈海峰 单志慧 周新安 
为研究褪黑素对不同南方大豆品种的调控效应,以中豆41、中豆44、皖豆28、油6019和中豆63共5种南方大豆品种为材料,于初花期和鼓粒期进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比较褪黑素处理对大豆光合特性、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品质等方面的...
关键词:南方大豆 褪黑素 光合特性 产量和品质 
DA-6对南方大豆品种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9
《大豆科学》2021年第6期799-804,共6页郝青南 汪嫒嫒 龙泽福 陈海峰 单志慧 陈水莲 邓军波 周新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1000900)。
为研究DA-6对不同南方大豆品种的调控效应,本研究以中豆63、皖豆28、中豆41和油6019等4个不同特性南方大豆品种为材料,于初花期和鼓粒期叶面喷施DA-6,研究DA-6处理对大豆光合特性、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关键词:南方大豆 DA-6 光合特性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夏大豆新品种油6019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大豆科学》2021年第4期572-577,共6页易志杰 杨中路 张婵娟 袁松丽 郝青南 陈水莲 陈海峰 周新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101500,2018YFD1000901);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CARS-04)。
油601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中豆32为母本,郑8516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夏大豆新品种。2015—2016年参加长江流域夏大豆早中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56.5 kg·hm^(-2),较对照品种中豆41增产7.1%;2017年参加...
关键词:夏大豆 油6019 选育 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转录因子GmNAC8的克隆及耐旱性功能分析被引量:5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7年第1期1-12,共12页方义生 刘宝红 陈水莲 陈海峰 张婵娟 袁松丽 郝青南 杨中路 张晓娟 单志慧 邱德珍 陈李淼 周新安 
抗旱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13ZX08004002-008);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4)
大豆转录因子GmNAC8在耐旱材料和敏感材料中明显差异表达,该基因CDS序列全长1 092bp,编码363个氨基酸残基。通过软件预测,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1.82k D,等电点为8.51,其N-端含有42aa组成的NAC保守结构域,C-端高度变异。进化树分析表明...
关键词:大豆 干旱胁迫 GmNAC8基因 功能分析 
大豆中GmKAB1基因的克隆和信息学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4年第1期18-24,共7页朱晓玲 郝青南 陈海峰 王程 陈李淼 沙爱华 陈水莲 周蓉 周新安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13ZX08004-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554,30900906);中国农业科学院公益性院所科研基金(1610172011006)
为探讨GmKAB1在大豆处于低钾胁迫下的表达水平,以大豆钾高效品系油06-71和钾敏感型品系衡春04-11为试验材料,设置低钾胁迫试验,分别在处理后0.5h、2h、6h、12h、3d、6d、9d和12d取样提取RNA,利用Real time-PCR检测各时间段GmKAB1基因的...
关键词:大豆 钾离子通道基因 克隆 实时荧光定量PCR 生物信息学分析 同源性分析 系统发育分析 
大豆钾转运体基因GmKT12的克隆和信息学分析被引量:5
《作物学报》2013年第9期1701-1709,共9页朱晓玲 陈海峰 王程 郝青南 陈李淼 郭丹丹 伍宝朵 陈水莲 沙爱华 周蓉 周新安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8004-005;2009ZX08009-133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554;30900906);中国农业科学院公益性院所科研基金(1610172011006)资助
以钾高效和钾敏感型大豆品系为试验材料,设置低钾胁迫试验,在8个时间段取样提取RNA,利用Realtime PCR检测GmKT12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GmKT12基因在不同品系地上部和地下部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其原因来自GmKT12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和蛋白...
关键词:大豆 钾转运体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Real—time PCR 序列测定 同源性分析 系统发育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