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芬

作品数:21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商丘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美华文学民族融合严歌苓小说严歌苓聂华苓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商丘师范学院学报》《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花(下半月)》《教书育人(高教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台湾地区留美文学中的族群冲突与融合主题研究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71-75,共5页陈学芬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美华文学的民族冲突与融合话语研究”(17YJCZH027);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美国华语文学中的中国书写研究”(2020BWX018);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美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2018GGJS136)。
台湾地区留美文学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留学生文学"发展至今,创作主题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着力于表现族际冲突主题到后来的族群融合主题。族际冲突的原因常常是多方面的:种族偏见和歧视、文化冲突、利益冲突、认同问题等。族群融合既...
关键词:台湾地区留美文学 族群冲突 族群融合 白先勇 於梨华 聂华苓 
严歌苓小说中的民族冲突与融合话语浅论
《济宁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59-64,102,共7页陈学芬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美华文学的民族冲突与融合话语研究”(17YJCZH027);201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美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2018GGJS136);河南省教育厅2018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美华文学中的华人同化问题研究”(2018-ZDJH-236)
从跨学科、跨民族、跨文化的角度研究严歌苓移民小说中的异族交往主题,总结其小说创作的规律、价值及对我们的启示。严歌苓的移民小说充满种族、性别、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早期移民遭受了严重的内部殖民和种族歧视、仇杀,生命财产安全都...
关键词:严歌苓 新移民文学 民族融合 民族冲突 
论严歌苓小说《芳华》的悲剧艺术被引量:2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0期50-54,共5页陈学芬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美华文学的民族冲突与融合话语研究"(编号:17YJCZH027);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美华文学中的华人同化问题研究"(编号:2018-ZDJH-236);商丘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项目"新移民的美国梦"(编号:2016GGJJ02)
严歌苓的长篇小说《芳华》充满了悲剧,有好人的悲剧、英雄的悲剧、婚姻的悲剧。悲剧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人公自身的过失,也有偶然的因素、盲目的命运,更有人与人之间基于位置而形成的对立与冲突和人性中的阴暗面,充分体现了荒诞的时代...
关键词:严歌苓 《芳华》 悲剧 
论美华文学中的犹太人形象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7期60-64,共5页陈学芬 
商丘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项目"新移民的美国梦"(编号:2016GGJJ02)
美华文学中出现了一系列犹太人形象,分别是华人的工作伙伴、亲密朋友或人生伴侣。作为工作伙伴的犹太人大多正直善良、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是华人的楷模和反种族歧视的盟友。与华人的通婚使犹太人成为华人的亲密爱人,反映了犹太人与华...
关键词:美华文学 犹太人形象 台湾留美文学 新移民文学 
美华文学中的美国家园意象与身份认同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7年第2期89-95,共7页陈学芬 
商丘师范学院2016年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项目"新移民的美国梦"(项目号:2016GGJJ02);商丘师范学院重大科研项目培育计划"美华文学中的民族融合话语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美华文学研究中的家园常常指中国家园,这种记忆书写表现了对故国故园的留恋和身份认同。美国家园较少引人注意,却也是一个客观存在,表现了华人移民落地生根、随遇而安的心态。移民文学通过对中美家园的去留和对比表现了其美国身份认同,...
关键词:美华文学 家园 空间书写 身份认同 
论谭恩美与东方主义
《济宁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5-9,共5页陈学芬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5CWX017)
全球化时代,依然有东方主义。谭恩美的系列小说有时因袭东方主义,有时又超越。因袭的原因除了有受西方传统的东方主义的影响外,还有为了迎合西方读者对异域的想象,满足市场需求;以及东西方交流不畅造成的。超越东方主义的原因主要有以...
关键词:谭恩美 东方主义 华裔美国文学 
论欧亚裔小说家的民族融合理想——以林露德、水仙花为例被引量:2
《华文文学》2015年第6期47-51,共5页陈学芬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美华文学中的美国形象>(项目编号为2015CWX017)
欧亚裔小说家林露德、水仙花在小说中真实地再现了华人、黑人族群在美国历史上曾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批判了族群偏见和内殖民行为,提倡跨种族交往、异族通婚和多文化杂交,表达了民族融合的理想。
关键词:林露德 水仙花 族群偏见 内殖民 异族通婚 文化杂交 
逍遥与拯救 超脱与宗教——陶渊明与爱默生比较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14-119,共6页陈学芬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4-GH-785)
陶渊明与爱默生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看法有很多相似点,更有差异。两人都向往自然,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陶渊明的诗中展现的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爱默生更强调人是万物的主宰。在人与政治方面,两人都远离官场,但陶渊明是出世的,而...
关键词:文学 陶渊明/爱默生 人与自然 逍遥/拯救 超脱/宗教 
论华裔小说家林露德的民族融合理想被引量:2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49-153,共5页陈学芬 
本人主持的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自我与他者: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美形象"(项目编号:2014-GH-785)的阶段性成果
华裔小说家林露德在她的小说《千金姑娘》、《木鱼歌》中真实地再现了华人、黑人族群在美国历史上曾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批判了族群偏见和内殖民行为,提倡跨种族交往、异族通婚和多文化杂交,最终实现民族融合的理想。
关键词:林露德 族群偏见 内殖民 异族通婚 
论爱默生的自然观与人生观
《济宁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13-16,共4页陈学芬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4-GH-785)
爱默生崇尚自然,归隐田园。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万物都为人服务。他推崇人的灵性、自由,不愿受束缚;主张远离官场,但始终没有忘怀政治,对当时的政治提出批评,试图改变政治。他认为人具有神性,人神合一,推崇...
关键词:爱默生 田园诗 人神合一 超验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