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燕

作品数:14被引量:9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有孔虫浮游有孔虫南黄海MG/CA南海沉积物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地质学报》《沉积学报》《海洋地质前沿》《海洋湖沼通报(中英文)》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海东北部陆坡区浮游有孔虫壳体的原位微区Mg/Ca分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2年第6期43-58,共16页张广璐 杨俊 龙海燕 赵彦彦 邹立 魏浩天 刘盛 杨丹丹 孙国静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17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华南新元古代盖帽白云岩沉积微相的镁硅同位素研究”(41873006);试采海底孔隙压力监测与海洋物理环境研究项目(2018C-03-186)。
有孔虫碳酸钙质壳体是海洋沉积物中普遍存在的环境记录载体之一,原位微区分析技术的发展为更进一步详细、直观地了解有孔虫壳体内微量元素的分布和变化提供了新方法,并带动了应用有孔虫壳体微区的元素含量和比值作为工具进行古环境反演...
关键词: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 电子探针 Mg/Ca比 温度 
热带西太平洋碳酸盐溶跃深度及其变化规律被引量:4
《地质学报》2020年第12期3852-3863,共12页齐泽坤 徐继尚 李广雪 赵蒙维 翟科 龙海燕 熊梦君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GASI-02-PAC-CJ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6198);泰山学者计划资助的成果。
碳酸盐的溶解与保存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碳酸盐溶解作用对探索碳循环机制、理解全球气候变化机理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雅浦海沟南部附近海域108个表层沉积物和3个柱状沉积物样品中浮游有孔虫、底栖...
关键词:西太平洋暖池 有孔虫分布 碳酸盐补偿深度 溶跃面变迁 碳酸盐溶解旋回 
南海中部全新世以来海山深潜区有孔虫的地球化学记录及反映的气候变化被引量:2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0年第2期100-110,共11页杨俊 赵彦彦 吴佳庆 魏浩天 龙海燕 李三忠 毕乃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华南新元古代盖帽白云岩沉积微相的镁硅同位素研究”(41873006);青岛海洋科学与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基于‘蛟龙号’深潜的南海若干关键地质与生物过程研究”(2016ASKJ05);试采海底孔隙压力监测与海洋物理环境研究项目(2018C-03-186);“海底透视”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南海全新世珊瑚礁高分辨率地球化学研究”(MGQNLM-TD201703)。
有孔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够捕获或黏附周围海水中的钙质或硅质形成自己的壳体,因此有孔虫的地球化学特征能够记录古气候、古海洋和古环境信息。以2017年蛟龙号第136潜次在南海珍贝海山底部约2500 m水深位置精准采集的柱状样品为研究对...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 MG/CA 氧同位素 碳同位素分馏 黄岩岛 
南黄海底栖有孔虫组合对1855年黄河改道的响应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9期101-109,共9页范尧 范德江 郑世雯 龙海燕 张喜林 田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6036;41530966);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16YFA0600904)资助~~
黄河改道是中国东部陆架沉积物源汇过程的特有现象,对包括南黄海在内的东部海域的沉积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南黄海YSL04柱的底栖有孔虫的分析,结合岩心粒度数据和放射性核素210Pb的年代标定,揭示了1855年黄河改道事件在南黄...
关键词:南黄海 黄河改道 有孔虫 沉积环境 
南海北部深水区LS33a钻井微体古生物年代地层格架被引量:8
《沉积学报》2018年第5期890-902,共13页刘晓锋 孙志鹏 刘新宇 刘东生 翟世奎 龙海燕 姜龙杰 毕东杰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5-002)~~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接收了渐新世以来数千米厚的海相沉积地层,蕴藏着丰富的微体古生物化石。对深水区LS33a钻井岩芯的取样和化石鉴定,识别出21个浮游有孔虫化石带(N22带~P19带)和12个钙质超微化石带(NN19带~NP24带)。通过与大洋钻...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 钙质超微化石 化石事件 生物年代地层 深水区 琼东南盆地 
澳大利亚依亚瓦拉澙湖的沉积和整治被引量:1
《海洋地质前沿》2014年第5期41-46,共6页庄振业 龙海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6024)
依亚瓦拉半封闭澙湖是澳大利亚西南侧最著名的海岸澙湖。是全新世海侵以来残留的濒危脆弱地貌。湖面约35km2,流域面积达270km2,长期沉积速率不足1mm/a.短期沉积速率约5~6mm/a。近几十年来,由于受陆源泥沙淤积和工矿重金属污染,...
关键词:海岸澙湖 生态环境 依亚瓦拉澙湖 澳大利亚 
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正反转构造被引量:12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3年第3期95-100,共6页李楠 李巍然 龙海燕 
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的东北凹、北凹、中凹、南凹等凹陷发育有多种类型的正反转构造,包括穿透断展型、挤压褶皱型、逆断层型等。主要反转期为渐新世和上新世末,其中渐新世的构造反转影响较大。太平洋—欧亚板块汇聚速率变化是控制南黄海...
关键词:反转构造 构造样式 汇聚速率 南黄海盆地 
南黄海泥质区YS01A孔有孔虫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9
《海洋湖沼通报》2013年第2期127-134,共8页王昊寅 刘东生 龙海燕 
通过YS01A柱的底栖有孔虫的分析,结合相应的AMS14 C测年数据,对南黄海泥质区西部6.8kaBP以来的沉积速率、海水深度以及沉积环境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YS01A柱中底栖有孔虫的含量丰富,以陆架浅水种类为主,缺少喜暖种类;2.沉积速率...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 全新世 古环境 泥质区 南黄海 
有孔虫对海洋环境污染的生态指示意义被引量:3
《海洋地质前沿》2011年第3期35-41,共7页杜晓蕾 刘东生 龙海燕 
908专项课题"CJ02区块海底底质调查与研究"(908-01-CJ02)
有孔虫对生存环境具较高敏感性,能快速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逐渐被作为一种环境污染的生物指示器。最近几十年,在许多受工业、农业、生活污水及其他各类化学物质污染的区域都开展了有孔虫与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在污染条件下,有孔虫种群...
关键词:海洋环境污染 有孔虫 畸形壳体 生物指示 
南海沉积物图解法和矩值法粒度参数计算及对比被引量:24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313-316,336,共5页刘志杰 龙海燕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青年基金(18066201D)资助
粒度参数是海洋沉积物的基本特征,其计算方法的选择导致粒度参数的差异成为制约沉积物粒度数据同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传统图解法的基本原理,发展了分段低次线性插值方法用于图解法的粒度参数快速计算,使用该方法和矩法分别计算了南海...
关键词:粒度参数 图解法 矩法 相关系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