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娟

作品数:13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高校人文素质团队精神创业明星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成人教育》《科技创新导报》《中国科教创新导刊》《青年与社会(中)》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与和谐社会建设被引量:1
《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第2期28-30,共3页丁晓娟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来支撑和推动。我国高校特有的文化特征始终是以自己特有的地位和作用诠释着其重要的文化价值,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代表者、示范者和领航者,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文化圣地和精神家园。因此,分析高等...
关键词:高等教育 文化功能 和谐社会 
传媒视野中大学生创业明星的教育示范作用被引量:1
《新闻战线》2015年第2期181-182,共2页丁晓娟 
高校毕业生毕业之后的就业去向是当前我国传媒争相报道的重点内容。此外,在新闻传媒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在报纸、电视、网络中探寻到大学生创业明星的报道,这种舆论能推动高校毕业生积极投入创业活动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毕业生...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新闻传媒 教育示范 示范作用 明星 高校毕业生 就业去向 创业活动 
高校学生党员培养长效机制初探--以四川理工学院为例
《青年与社会(中)》2014年第5期19-19,共1页高彦芳 丁晓娟 王晓旭 
争先创优活动能充分认识到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准确把握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积极探索教育管理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党员素质是开创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高校党建 学生党员 培养机制 
理工院校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四川理工学院为例被引量:1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年第6期61-62,共2页丁晓娟 李增秀 雷崇华 
四川理工学院党建专项课题(2010XJDJZ04)
本文通过自编问卷对理工科专业为主的四川理工学院在校学生和教师的人文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学生人文知识相对匮乏、人文精神和道德素质有所欠缺、学校对人文素质培养还相对薄弱。因此,以调查分析为基础,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
关键词:理工院校 人文素质 现状 分析 
浅议人文素质在理工科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3年第5期157-157,共1页丁晓娟 董亮 杨长牛 
通过对学生和教师人文素质现状、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的实证调查,及对前人研究的分析,发现当代理工科大学生人丈知识匮乏较严重、人文精神和道德素质等有所欠缺、大部分理工院校对人文素质培养还相对薄弱,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本文以...
关键词:人文素质 理工 成长成才 
浅析当代大学生社交礼仪现状
《新校园(上旬刊)》2012年第10期49-49,共1页甘玲 丁晓娟 张春 
社交礼仪是人类社会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当代大学生社交礼仪知识相当匮乏,存在着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本文主要剖析了大学生在这方面的现状,并提出加强大学生社交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社交礼仪 礼仪教育 大学生 
“90后”大学生的逆商教育被引量:1
《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2年第8期96-96,共1页张春 丁晓娟 甘玲 
作为新新人类的“90后”大学生,存在着各种压力的增加、网络成瘾的普及、心理问题突出等问题,而在面临这些逆境时,应该采取以挫败教育为基础,以网络为栽体,与心理健康相结合的逆商教育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从而达到学生的全面...
关键词:“90后” 大学生 逆商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实现途径思考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1年第6期169-170,共2页丁晓娟 雷崇华 李增秀 
四川理工学院校级科研基金(2009-2012),项目编号2009Xjkpw0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它是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根基,对我国后备人才力量的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性课题,是提升综合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迫切需要,对建...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 民族精神 途径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推进高校德育工作被引量:1
《今日科苑》2010年第20期29-29,共1页丁晓娟 王邦莉 钟晓峰 谭力源 
校园文化建设是落实德育内容、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又是对历史沿革的继承,有着其独特的功能,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作用。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大学德育工作,对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校 校园文化 德育工作 
浅析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及对策
《科学时代》2010年第5期287-289,共3页王邦莉 丁晓娟 邓山 
网络已经越来越贴近现代人的生活,而新世纪的大学生对于网络的新奇更是乐于接受。对于生理已经成熟,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一旦网络运用不当就会对他们造成极大的危害。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是当今屡见不鲜的话题,而如何防治...
关键词:网络 大学生 沉迷 对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