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定雅弘

作品数:10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冈山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白居易杜甫《长恨歌》陶渊明独善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杜甫研究学刊》《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唐代文学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杜牧诗的“艳”表现
《唐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1期76-90,共15页下定雅弘 
古人说,杜牧诗具备“豪”和“艳”两种要素。今日一般认为其“艳”限于年轻时,壮年以后,“艳”减少或者消失了。杜牧是宰相家的子弟,有政治上的抱负,也希望早些取得功名,但年轻时,诗人将此嗜好在日常生活及在诗作上大胆发挥,大和末年作...
关键词:杜牧  后期 
白居易的“闺怨诗”是“无性别”文学--“解密白居易”之三
《博览群书》2021年第1期86-91,共6页 
自古多“闺怨诗”。广义的“闺怨诗”,渊源在《诗经》。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古诗群中,闺怨诗已获得艺术性很高的水平。闺怨诗的概念在《玉台新咏》已经确立。据《玉台新咏》收载的闺怨诗的内容.
关键词:《玉台新咏》 《古诗十九首》 闺怨诗 白居易 《诗经》 古诗 艺术性 文学 
杜甫与白居易——兼论其创作技法被引量:1
《杜甫研究学刊》2020年第4期27-34,共8页 
2020年9月,应《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之邀撰写四川省杜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文章,形成此文。本文是以《复旦学报》2019年第四期登载的文章《杜甫与白居易——兼论其独善和共生思想》的下篇“创作技法”为基础,增补有关一些材料写成的...
关键词:杜甫 白居易 创作技法 共同点 
杜甫与白居易——兼论其“独善”和共生思想被引量:4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61-75,共15页下定雅弘 
杜甫与白居易,人们一直以来都认为两者诗作风格有很大的不同。的确,杜甫的诗充满悲哀,白居易的诗与杜甫的诗比起来较为开朗。杜诗的表现很精妙,白诗很平明。但是,他们的诗作中实际上有很重要的共通之处。此共通之点在内容上、形式上都...
关键词:杜甫 白居易 “独善” 共生思想 
日本杜甫学会成立及其展开的活动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2019年第1期87-95,共9页 
杜诗在日本影响深远,近年来,杜甫热在日本和国际上更持续升温。2016年《杜甫全诗译注》的出版为日本杜甫研究拉开了新序幕。在此背景下,以《译注》执笔专家为核心,于2017年10月成立日本杜甫学会。本文说明了学会成立经过、设立宗旨及成...
关键词:日本杜甫学会 成立背景 成立经过 活动和成果 
试论白居易《琵琶引》——其作年与使之成立的四个文学系统
《唐代文学研究》2016年第1期680-699,共20页下定雅弘 
一、前言白居易的长篇大作《琵琶引》,是与《长恨歌》比肩的、可代表他最高艺术成就的名作.本文探讨此篇创作对传统中国文学系统的继承,以及作者的创作内涵缘起.我认为白居易继承、吸收的文学系统主要有四个:虚构文学、琵琶文学、闺怨...
关键词:贬谪文学 《长恨歌》 白居易 《琵琶引》 乐府歌行 闺怨 虚构文学 创作内涵 
“牙音”的效果——以王维的诗为例
《大家》2012年第4期3-3,共1页高倩艺 下定雅弘 
本文从声音的角度去讨论文学作品。方法是:把文字的发音拆开来。文字的发音被拆成两部分:声母部分和韵母部分。本稿主要看的是声母部分。笔者就声母在王维诗歌中呈现的规律做过初步的探讨。拙论《声母与韵母的效果——以王维东韵之诗为...
关键词:牙音 王维诗歌 声母 文学作品 发音 韵母 寒冷 文字 部分和 声音 
孟浩然对陶渊明的敬慕:从前期到后期的变化被引量:3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48-52,共5页下定雅弘 
孟浩然一生都保持着对陶渊明的敬慕之念,但是,其敬慕态度以应试不第为分界线有前后不同的明显变化。前期,他往往把自己比作陶渊明,纯粹地表达出对陶渊明的亲密感情,以及在陶渊明式的世界中生活的怡然之情。但应试不第后,隐居故乡的生活...
关键词:孟浩然 陶渊明 前期 后期 
孟浩然对陶渊明的敬慕——从前期到后期的变化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6-8,13,共4页下定雅弘 
孟浩然一辈子敬慕陶渊明。但是,其敬慕方式以应试不第为分界线有较明显的变化。应试前期,他自比为陶渊明,表达出对陶渊明的亲密感情,以及在陶渊明式的世界中生活的怡然之情。但应试不第后,隐居故乡的生活失去了舒适的感觉,也便不再值得...
关键词:陶渊明 前期 后期 亲密 遥远 
解读《长恨歌》——兼述日本现阶段《长恨歌》研究概况被引量:2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72-81,共10页下定雅弘 李寅生 
《长恨歌》是以玄宗和杨贵妃为主人公描述爱的无限力量的作品。一个男人,如果真爱上一个女人,就会沉溺于中不可自拔,从而一味地向这个女人求爱;而一旦失去了这个女人,就会沉浸在无限的思念和悲叹之中,这就是《长恨歌》描述的爱的真实。...
关键词:《长恨歌》 《李夫人》 《长恨歌传》 尤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