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佩佩

作品数:20被引量:5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环境利益环境法生态文明本位生态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人民司法》《福建法学》《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贷款人的环境损害民事责任:英美经验借鉴及本土构建被引量:2
《国外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83-96,共14页何佩佩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论环境利益的环境法保障”(18FFX032)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绿色信贷"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主题,贷款人的环境损害民事责任作为其中不可忽略的部分,近年来也在中国引发了热议。一段时期以来,英国和美国通过立法和司法实践对贷款人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类型、责任范围、构成要件、责任形式、...
关键词:贷款人 环境损害民事责任 英国 美国 
论环境利益的刑法法益化被引量:5
《法学杂志》2021年第5期70-77,共8页何佩佩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论环境利益的环境法保障”(项目编号:18FFX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刑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保障法律利益、维护社会秩序的最后手段。生态文明时代,刑法理应在环境利益的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刑法是法益保障法,环境利益想要得到刑法的全面保护唯有通过将环境利益纳入刑法法益体系之路径,而环境利益的内在...
关键词:环境利益 刑法 法益 
论环境利益的存续状态及其调整机制被引量:1
《社会科学家》2020年第11期105-110,共6页何佩佩 冯莉 
国家社科基金《论环境利益的环境法保障》(项目编号:18FFX032)的研究成果。
以法律手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实现法律对环境利益的全面、有效的保障,此需要对环境利益的存续状态加以区分并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的调整机制。目前我国环境利益总体上处于弱保障的状态,若想构建"以环境利益的强保障状态为主、...
关键词:环境利益 存续状态 弱保障 法律调整机制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内在悖论的制度破解被引量:4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年第2期119-123,共5页何佩佩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论环境利益的环境法保障”(18FFX032).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核心主体,其以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存续目标。由于企业本身并不直接享有环境利益,因此试图让企业在市场中自发地从事绿色技术创新是存在内在悖论的,需要国家提供有效的制度予以弥补。然而,目前我国传统的制度供给主...
关键词:科技哲学 绿色技术创新 环境利益 
论环境法律对环境利益的保障被引量:8
《广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235-243,共9页何佩佩 
福建省教育厅项目"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建构"(项目号JAS1501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环境法是当代法律体系中独立的部门法,由一系列以保障环境利益为目标的环境法规范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形式组成。当前,作为环境法外在表达形式的我国现行环境法律并未能很好的保障环境利益,与环境法存在一定的"偏差",此是造成我国现行环境...
关键词:环境法 环境法律 环境利益 环境生态功能 责任体系 救济程序 
环境法本位的反思及环境法多元化保障手段被引量:9
《政法论丛》2017年第3期137-144,共8页何佩佩 
福建省教育厅项目"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建构"(JAS150133)阶段性研究成果
目前我国环境法学界对环境法的本位这一主题的解读多是在实证、工具层面的,此与传统法理学在应然价值层面探究法的本位问题的思路是相左的;同时,有关环境法本位的误读和争议又进一步引发了学界在实在法律规则层面对环境法保障手段的"单...
关键词:环境法 法的本位 环境利益 保障手段 
生态文明视角下科技发展与自主创新立法反思被引量:1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57-61,共5页何佩佩 陈峰 
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5R0036);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50133)
生态文明建设有赖于绿色技术的创新、发展,然而更为关键的还在于科技创新与进步的全面生态化。目前我国现有的科技发展与自主创新立法仍停滞于工业文明阶段。文章认为,科技发展与自主创新立法的制定、实施唯有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全面引...
关键词:生态文明 科技 自主创新 立法 反思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被引量:1
《中国培训》2016年第8期273-274,共2页何佩佩 刘风 
绝大多数的西方法学院校对法科学生的要求是须"像律师一样思考"。它是鉴定法科学生能否毕业的标准之一,此谓宽进严出。可见,法学本科生接受法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具备法律思维能力,即学生能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法律体系以及获得灵活解决...
关键词:法学本科生 法学教育 法律思维能力 模式建构 
论环境法律制度的社会法属性——以环境利益为视角被引量:1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6-11,共6页何佩佩 郭仕捷 
福建省教育厅2015年度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建构"(项目编号:JAS150133);福建省科技厅2015年度软科学项目"<福建省生态文明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立法研究"
社会法学者普遍将环境法律制度纳入社会法的范畴,但少有对之展开专门分析者。文章基于社会法学界有关社会法属性的现有研究成果,以环境利益为视角,剖析了以保障环境利益为其本质追求的环境法律制度具有确保人类正常生存繁衍及可持续发...
关键词:社会法 社会权 环境法律制度 环境利益 
生态文明背景下科技自主创新政策反思——以福建省为例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8期11-12,共2页何佩佩 郭仕捷 
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福建省生态文明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立法研究";项目编号:2015R0036;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建构";项目编号:JAS150133);主持人:何佩佩;参与人:邹雄 王枫 郭仕捷
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有赖于各类绿色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然而只单方面的关注于此是不足的,其更有赖于整个科技自主创新的全面生态化。通过分析可知,福建省现有的科技发展及其自主创新的政策仍停留在工业文明阶段,即其仍主要以推动本省经...
关键词:生态文明 科技 自主创新 政策 反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