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剑侠

作品数:15被引量:9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女记者身份认同情感交际花皇后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新闻知识》《山东女子学院学报》《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新闻记者》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后喻文化语境下代际合作育儿如何实现良性互动?——基于科学育儿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分析被引量:3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90-96,共7页李兴睿 冯剑侠 
四川省妇女联合会网络信息传播与女性研究所“当代家庭育儿知识获取与育儿行为研究”
在当前代际合作育儿的家庭中,父辈和祖辈对于科学育儿知识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内容偏好以及获取途径等均有较大差异,育儿知识的代际传递表现为以后喻文化为主的特点,但祖辈的经验育儿仍发挥着一定作用。分析发现,祖辈学习科学育儿知...
关键词:代际 合作育儿 科学育儿知识 
“发声”作为一种抗争:#MeToo运动中的情感劳动被引量:24
《新闻界》2019年第10期61-71,共11页冯剑侠 
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城市阶层互动与空间建构”(16YJC8600);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微博客使用者的交往行为与阶层互动研究”(14ZHC015)
以女性为主体,经由社交媒体分享性别化的亲身经历而形成"发声文化",使性骚扰、性侵犯成为可见公共议题的在线话语行动,是当下对抗性别不平等权力结构的重要手段。2017年底开始席卷全球的#MeToo运动最为典型。然而,看似轻易的"发声",是...
关键词:性骚扰/性侵犯 #MeToo运动 发声 情感劳动 情感体制 
全球南方视角下的ICT赋权与乡村妇女发展——以孟加拉国“信息女士”项目为个案被引量:3
《妇女研究论丛》2019年第4期39-48,共10页冯剑侠 
国家留学基金委2019年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项目编号:201900850004)资助
全球范围内信息与传播技术的更新换代正在对各个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农业也不例外。然而,南北之间、城乡之间、性别之间“数字鸿沟”的叠加,使南方国家乡村妇女成为信息化社会中的边缘群体。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并产生...
关键词:全球南方 信息与传播技术 赋权 乡村妇女 
悲愤与痛苦:五四妇女解放运动中的情感动员——以天津为中心被引量:6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90-99,共10页冯剑侠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7SZYQN37)
从情感史的研究视野出发,以邓颖超、刘清扬、李峙山等五四时期天津妇女解放运动家为中心,考察她们如何借助妇女报刊展开情感动员,以唤起妇女意识觉醒和公众同情的历史过程,探索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情感逻辑。研究发现,对国家的爱、对丧...
关键词:妇女解放 情感动员 情感仪式 媒介展演 
数字鸿沟:我国少数民族妇女与汉族妇女互联网使用的差异分析被引量:5
《民族学刊》2017年第4期39-44,108-111,共10页冯剑侠 李兴睿 
西南民族大学2017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7SZYQN37)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全国数据,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妇女与汉族妇女在互联网接入和使用层面的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少数民族妇女和汉族妇女之间存在着"接入"层面的"数字鸿沟",体现为少数民族妇女在互联网的使用率和使用时...
关键词:少数民族 互联网 使用偏好 数字鸿沟 
民族院校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教学方法初探被引量:4
《新闻知识》2016年第8期68-70,88,共4页冯剑侠 
在民族院校新闻专业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教育是培养政治强、业务精的少数民族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文提出课程应将历史与现实相观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重实践的参与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通过"做中学"领会马克...
关键词:民族院校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教育 实践 
抗战时期女记者的涌现及其角色困境被引量:1
《新闻知识》2015年第12期69-71,40,共4页冯剑侠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4SZYQN91)
抗战时期的后方新闻界涌现了一大批活跃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硬新闻领域的女记者,以其爱国热忱、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扮演着全新的社会角色。然而,受限于保守的社会性别角色规范,以及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的严重不足,女记者们常常陷...
关键词:抗战时期 女记者 性别规范 角色困境 
女报人与现代中国的性别话语——以20世纪30年代“新贤良主义”之争为例被引量:2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32-135,共4页冯剑侠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4SZYQN91)
20世纪30年代,受国内外复古思潮的影响,保守人士鼓吹"妇女回家",倡导"贤妻良母",恢复男外女内的传统性别格局,以化解女权运动给性别关系带来的巨大冲击。在这一背景下,《妇女共鸣》的女报人们提出旨在调整家庭性别关系的"新贤良主义",...
关键词:新贤良主义 女报人 性别话语 妇女解放 
辛亥前后报人的政治动员与政治参与——以《时报》为中心被引量:1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5,共5页冯剑侠 
从清末立宪运动到辛亥革命,上海《时报》编辑们集观察者、宣传者和参与者于一身,不仅"坐而言",分析时事、动员民众,还"起而行",筹组团体、参与实践,在推动清末政治变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构筑了集传统士人与新式报人于一身的自...
关键词:上海《时报》 政治动员 政治参与 立宪运动 辛亥革命 
“无冕皇后”还是“交际花”:民国女记者的媒介形象与自我认同被引量:12
《妇女研究论丛》2012年第6期59-64,共6页冯剑侠 
本文讨论民国时期女记者的出现及其形象的建构。首先考察她们是如何、为何被媒体呈现为"交际花",以及她们如何应对并重建作为"无冕皇后"的职业身份。其次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即女记者的职业性质对传统性别规范的挑战,引发男性文人对重...
关键词:交际花 无冕皇后 媒介形象 自我认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