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祥

作品数:42被引量:1378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区域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气候变化气候变暖农业气候特征干旱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干旱区地理》《冰川冻土》《干旱气象》《自然资源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河西走廊大风持续时间的气候特征被引量:3
《干旱气象》2014年第4期576-581,共6页董安祥 方锋 张宇 刘德祥 
中国气象局业务项目"气候变化情景下甘肃省未来40年干旱灾害发生趋势";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技术成果"西北特殊地域大风特性及线路设计研究(DG1-D03-2011)";国家发改委专项"甘肃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思路研究(1213042)"共同资助
分析了河西走廊1980~2010年一日大风持续时间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一日大风平均和最长持续时间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大风日数基本一致,总体上自东向西、自南向北增多,且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多。全区年大风平均持续时间在7~20...
关键词:河西走廊 大风日 持续时间 气候特征 
河西走廊特殊地形与大风的关系探讨被引量:23
《冰川冻土》2014年第2期347-351,共5页董安祥 胡文超 张宇 刘德祥 
中国气象局业务项目"气候变化情景下甘肃省未来40年干旱灾害发生趋势";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技术成果"西北特殊地域大风特性及线路设计研究"(DG1-D03-2011);国家发改委专项"甘肃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思路研究"(1213042)资助
运用河西走廊1951-2010年大风资料,参考相应地区的的地形特征,探讨了地形与大风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地形的狭管效应对局地大风风速的突然加强是河西走廊多大风的重要原因,海拔是影响大风日数、最大风速和持续时间的重要因素.祁连山的...
关键词:河西走廊 特殊地形 大风 狭管效应 
甘肃省近58a春末夏初旱变化特征及其对夏粮的影响被引量:12
《干旱气象》2012年第1期77-80,99,共5页林婧婧 申恩青 刘德祥 
2009年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项目"西北极端干旱事件个例库及干旱指标数据集"资助
利用甘肃省80个气象观测站1951~2008年的5~6月历年降水量分析了春末夏初干旱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河西走廊西部和陇东北部是春末夏初旱的高发区,河西走廊中东部、陇东大部、陇南东部是次高发区,陇中、甘南和陇南西部为低发区。全省春...
关键词:甘肃省 春末夏初旱空间分布 春末夏初旱变化特征 对夏粮的影响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新动态及对干旱环境的影响——总体暖干化,局部出现暖湿迹象被引量:191
《干旱气象》2010年第1期1-7,共7页张强 张存杰 白虎志 李林 孙兰东 刘德祥 王劲松 赵红岩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西北地区旱作农业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和应对技术研究"(GYHY200806021);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西北极端干旱事件个例库及干旱监测指标数据集"共同资助
近50 a来,西北地区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降水变化空间差异突出,西北地区整体暖干化趋势明显,局部出现暖湿现象。气候变暖使冰川退缩,雪线上升,冻土消融,湿地退化,湖泊萎缩,河流流量减少,水资源越来越短缺,出现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根据I...
关键词:西北地区 气候变化 暖干 暖湿 对策建议 
甘肃省近58年春旱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被引量:7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年第1期233-236,242,共5页林婧婧 申恩青 刘德祥 
2009年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项目“西北极端干旱事件个例库及干旱指标数据集”;兰州区域气候中心创新基金
利用甘肃省80个气象观测站1951-2008年的春季(3-4月)历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确定干旱标准,统计分析历年春旱发生的频率和范围。结果表明:甘肃省春旱发生频率比较高,其频率范围为30%-50%,河西走廊为40%-50%,陇中北部和陇东为40%左右,陇...
关键词:甘肃省 春旱频率 春旱变化 农业 
气候变化对祁连山北坡农林牧业结构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9
《中国沙漠》2008年第2期381-387,共7页邓振镛 王鹤龄 王润元 张宇飞 刘德祥 徐金芳 张谋草 
甘肃省自然基金(3ZS061-A25-010);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项目(2005DIB3J1002004DIB5J192);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西部开发科技行动”重大项目(2004BA901A16)共同资助
揭示了气候持续变暖是祁连山北坡现代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1986年是气候发生明显转折的年份,1987—2003年的平均气温比1961—1986年升高0.8℃,≥0℃积温和≥10℃积温增加142℃和131℃,呈线性上升趋势;降水量平均增加7.5 mm,呈曲线缓慢...
关键词:祁连山北坡 农林牧业结构 种植业比例 气候变化 对策 
气候变暖对中国西北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24
《生态学报》2008年第8期3760-3768,共9页邓振镛 张强 蒲金涌 刘德祥 郭慧 王全福 赵鸿 王鹤龄 
国家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助项目(2004BA901A16,2005DIB5J100);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2GS042-A44-017);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10RJZA087,3ZS061-A25-010)~~
采用对农作物生长有指标意义的≥10℃积温和<0℃负积温与农作物适宜种植面积、生长发育速度及产量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研究,指出气候变暖对中国西北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冬小麦种植区西伸北扩,棉花面积迅速扩大,多熟制向北和...
关键词:西北地区 喜温及喜凉农作物 气候变暖 生育期 
甘肃省干热风的气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4
《冰川冻土》2008年第1期81-86,共6页刘德祥 孙兰东 宁惠芳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气候变化对祁连山区冰雪水资源影响的研究”(CCSF2007-26);中国气象局2007年多轨道业务建设项目“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与影响评估--沙尘暴风险区划与影响评估”资助
对全省80个站1961—2006年资料统计6—7月干热风次数,采用小波分析其演变周期,用相关方法研究干热风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甘肃干热风可划分为最重区、较重区、最轻区和无干热风区;近46 a来全省和河西的干热风次数随时间的变化呈...
关键词:干热风 分布特征 变化 气候变暖影响 甘肃 
气候变暖对西北干旱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5
《中国沙漠》2007年第5期831-836,共6页刘德祥 董安祥 梁东升 宁惠芳 
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西北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评价方法"(2005DIB3J100);"中国干旱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方法研究"(2004DIB5J192)共同资助
采用年平均气温与冬小麦、春小麦、玉米和棉花种植面积的相关分析得出:年平均气温与新疆冬小麦种植面积呈显著负相关,与西北干旱区大部地方春小麦种植面积呈显著负相关,与西北干旱区大部地方玉米种植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新疆和甘肃河西...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 气候变暖 农作物种植结构 影响 
气候变暖对甘肃种植业结构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5
《中国沙漠》2007年第4期627-632,共6页邓振镛 张强 刘德祥 蒲金涌 郭慧 张宇飞 张谋草 张惠玲 
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GS042-A44-017);国家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5DIB3J100);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西部开发科技行动"重大项目(2004BA901A16)资助
采用对农作物生长有指标意义的≥10℃积温和<0℃负积温与农作物适宜种植面积、生长发育速度及产量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研究,得出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冬小麦西伸北扩,棉花面积迅速扩大,多熟制向北和高海拔地区推移。农...
关键词:甘肃省 气候变暖 作物 种植结构 生长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