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作品数:47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环球科学编辑部更多>>
发文主题:科学家科学界专访中国女性人工智能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环球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蓝莲花战队:中国黑客成长记
《环球科学》2018年第3期76-81,共6页刘洋 
“蓝莲花”是中国最富盛名的白帽黑客战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网络安全人才。
关键词:黑客战 中国 莲花 成长 网络安全 
天赋永远不是最重要——专访北京大学副校长田刚
《环球科学》2018年第2期82-85,共4页刘洋 
田刚认为,“对于做学术来说,天赋永远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了解所在领域的全面视野、有助于问题发现的独特视角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一定更加重要”。在田刚最初的记忆中,应该满是母亲带着他玩数学游戏的影子。一个人从懵懂时期对世界...
关键词:北京大学 副校长 天赋 专访 数学游戏 锲而不舍 问题发现 学术 
3D打印需要共享数据
《环球科学》2017年第8期82-85,共4页刘洋 
要想将3D打印技术推向产业化,还有很多科学和技术问题有待解决。让科学家们共享标准化的研究数据,或许是推动3D打印技术快速成熟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打印技术 3D 共享 科学家 产业化 标准化 
中国脑计划:大幕即将拉开
《环球科学》2017年第7期50-55,共6页刘洋 
随着人类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大脑,那些困扰人类许久的精神类疾病都将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在人类通向长寿和健康的道路上遇到的最新最大的挑战都将被攻克。
关键词:中国脑计划 治疗方法 精神类疾病 挑战 
蒲慕明的梦想
《环球科学》2017年第7期56-57,共2页刘洋 
中国科学界能给予世界的贡献,可能不只是增加几个创新突破、得几个诺贝尔奖而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忽略自我、关怀社会的精神注入世界科学界,及早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危机。
关键词:蒲慕明 中国传统文化 梦想 知识分子 诺贝尔奖 科学界 世界 
追踪暗物质:常进的20年
《环球科学》2017年第5期42-47,共6页刘洋 
2015年12月17日,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发射升空。作为暗物质间接探测领域中的第一利器,“悟空”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传回了大量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科学家可以回答很多问题。在“悟空”团队即将公布首批分析结果之时...
关键词:暗物质 常进 首席科学家 追踪 探测卫星 
裴钢:用30年挑战阿尔茨海默病
《环球科学》2017年第6期80-85,共6页刘洋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让科学家、医生头痛的老年疾病之一,在老龄化日趋明显的背景下,如果不能遏制这种疾病,未来很多人都会饱受其困扰,国家和社会也会遭受重大损失。这正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因,在接受《环球科学...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学家 老龄化 疾病 
用小资金推动大世界
《环球科学》2017年第4期20-20,共1页刘洋 
5年前,姜吉榕在离开整整15年之后第一次回到中国大陆。在她4岁的时候,她的爸爸妈妈远渡重洋前往美国,父亲的厨师身份成为他们在美国安身立命的根本。
关键词:世界 资金 中国大陆 安身立命 美国 
中国需要加大 基础研究投入——专访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林
《环球科学》2016年第11期84-87,共4页刘洋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我国基础研究支持体系仍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科技投入的结构尚待优化。科技领域也需要甚至更需要供给侧改革。
关键词:基础研究投入 科学研究院 中国 李林 院长 生命 上海 专访 
土壤修复:资金、科学与利益的多方博弈
《环球科学》2016年第8期28-33,共6页刘洋 
在土壤安全面临系统风险的时刻,中国政府和社会正推进一场大规模的土壤修复计划。如果成功--其实也必须成功,将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多有益的启迪。
关键词:土壤 多方博弈 修复 资金 利益 科学 中国社会 系统风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