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孟君

作品数:19被引量:7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军队政治工作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无功补偿CAI软件计算机辅助教学积件课件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军事电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石油炼制与化工》《现代教育技术》《电子技术应用》《大庆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网络“群体心理”视角下涉军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70-73,共4页姚孟君 
心理决定行为,行为是心理的体现。作为涉军网络舆情主体的网络群体与现实社会的暂时性、突发性群体有着基本相同的心理行为特征。因此,暂时性、突发性群体心理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我们科学有效地管理引导涉军网络舆情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群体心理 网络舆情 引导 
重视博客在基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政工导刊》2016年第7期10-11,共2页姚孟君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符合网络时代青年官兵的特点,深受青年官兵喜爱。博客以其有利于小范围虚拟空间思想交流的特点,很适合基层连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其应用对提高连队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博客 基层部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政治工作的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被引量:4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66-70,共5页姚孟君 
思维理念决定行为方式。只有树立基于时代需要的、反映军队网络政治工作发展内在需求的思维理念,才能保证军队网络政治工作正确的指导方式、运行模式和方法手段,在实践中不断推动军队网络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关键词:网络政治工作 思维理念 工作方式 创新 
“网络社会观”背景下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被引量:4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49-51,共3页赵鹏 姚孟君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到"网络社会观"时期具有必然性及其显著特征。面对当前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思想认识、法规机制、网络素养、教育环境方面的问题,必须把握机遇、循其特点规律,转变教育理念、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方法、完...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社会观 教育形态 
战时政治工作模拟演练教学探析被引量:1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89-91,共3页姚孟君 
模拟演练是当前正在掀起的以模拟化为标志的第二次训练革命,研究和探索战时政治工作模拟演练并通过演练不断提高战时政治工作的能力,是落实军事斗争准备和提高"打赢"能力对我们提出的紧迫要求。本文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院校...
关键词:军队 政治工作 模拟演练 
高校稳定影响因素及和谐校园建构维度被引量:7
《学术论坛》2007年第7期194-196,共3页王亚玲 姚孟君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新时期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体系及机制研究"(教社政司[2004]256号)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呈现出总体稳定的局面。但随着社会转型及高校改革进程的加快,高校稳定也受到新的时代和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冲击,构成新时期高校稳定的影响因素。构建和谐校园应针对影响高校稳定的因素,从多个维度做好高校的稳...
关键词:高校 稳定 大学生 
基层部队搞好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政工导刊》2007年第9期15-15,共1页姚孟君 
基层部队处于军队政治工作的第一线,在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一些基层单位对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模糊认识:一是“等”,认为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需要等总部配发专门的政治指挥作战平台;二是“靠“,...
关键词:军队政治工作 信息化建设 基层部队 政工干部 模糊认识 基层单位 作战平台 技术开发 
毛泽东关于国家安全战略与解决台湾问题的辩证思考被引量:2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34-36,共3页王亚玲 姚孟君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倡导和平统一,毛泽东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由于新中国面临特殊的国际国内形势,台湾问题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制定的国家安全战略中,既是关系主权完整的根本问题,又不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首要问题。毛泽东...
关键词:毛泽东 国家安全战略 台湾问题 
构建主体性教育模式 促进官兵全面发展
《基层政治工作研究》2006年第4期16-16,共1页姚孟君 刘阳 
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基层部队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和提高基层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和探索科学、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构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于提高经常...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基层官兵 思想政治素质 基层部队 主体性教育模式 
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军队政治工作数学建模问题初探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29-32,共4页姚孟君 王钢 
人工神经网络模仿人类大脑的物理结构和形象思维的思维方式,在处理非线性、多变量问题上有独到的优势。本文探讨了将神经网络理论应用于政治工作建模的可行性,并对建模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神经网络 政治工作 数学建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