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良

作品数:8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学评论《白鹿原》地域文化《活着》《沉重的翅膀》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天中学刊》《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长城》《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上海女性的幻梦悲歌
《小说评论》2014年第6期179-183,共5页姜良 
王德威认为王安忆是张爱玲的"张派又一传人"1,不可否认,我们确实可以从王安忆身上或隐或现看到张爱玲的影子,或许同为女作家,或许同生长于上海,不管是有意识的获取还是无意识的接受,二人对上海的书写,尤其是对上海女性的书写,都印证...
关键词:上海女性 悲歌 《倾城之恋》 张爱玲 爱情婚姻 传统家庭 王安忆 王德威 
论余华《活着》的死亡叙事功能及修辞手法被引量:1
《天中学刊》2013年第5期56-57,共2页姜良 
在《活着》中,余华用平静的近乎宗教似的叙述描绘了福贵身边七个亲人的死亡以及福贵为自己找到的一条使自己解脱、让自己平静的道路。在小说中,死亡的再三出现发挥了独特的叙事功能,作品通过反讽、重复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了余华对个体...
关键词:余华 《活着》 死亡 叙事功能 修辞手法 生存意义 
《白鹿原》的地域文化特点分析被引量:3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3期105-107,共3页姜良 
《白鹿原》自问世以来,一直是文学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正如沈从文的《边城》,陈忠实笔下的白鹿原也在短时间内迅速走进读者的心里,成为关中文化的典型代表。文化具有地域性,文学作品同样具有地域性,《白鹿原》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特色直...
关键词:关中地区 白鹿原 地域文化 
王彪小说的成长抚摸
《小说评论》2013年第2期162-167,共6页姜良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启蒙思潮与新时期文学批评的价值转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CZW017
相较蛹之为蝶、蝌蚪之为青蛙的神奇历程,人从婴儿成人的变化显得太过平淡无奇;至多,我们是从低到高、从小到大而已。因此,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人的成长只是婴儿的放大,如同我们在相机里对一幅照片所作的那样。造物既然不赋予人以蝶...
关键词:抚摸 小说 王彪 人的成长 婴儿 
关于史铁生《我与地坛》的几点看法
《长城》2012年第4期36-37,共2页姜良 
一、史铁生之作《我与地坛》评论的现状(一)评论意识不强,评论角度不正确我国文学作品评论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首要问题就是文学评论的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学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只是考虑到文学作品应该向人们传达一...
关键词:文学评论 《我与地坛》 评论家 史铁生 几点看法 
大学语文教学对高校文化的促进作用被引量:1
《天中学刊》2012年第2期133-134,共2页姜良 
大学语文教学对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并提出大学语文教学的针对性作用。做好大学语文教学工作对于促进高校文化的健康发展以及推进素质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语文 高校教学 校园文化 素质教育 
张洁《沉重的翅膀》透析被引量:1
《芒种》2012年第2期52-53,共2页姜良 
《沉重的翅膀》描绘的是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时期,我国高层领导干部如何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故事。文章深入详细地描绘了重工业部和所属的曙光汽车制造厂及其下的工作人员是如何全面深入地进行整改的。
关键词:张洁 改革开放时期 工作人员 改革之路 八十年代 文学评论 故事情节 汽车制造厂 经济体制改革 人物形象 
石康作品的时代解读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120-121,共2页姜良 
主要分析石康文本中情感世界的建构及最终失落的过程,并进一步分析这一过程和结果产生的根本原因,指出60~70年代出生者明显具有的年代文化痕迹和时代变化的冲突,表现其面对时代的失落感。
关键词:建构 晃晃悠悠 年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