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媛

作品数:17被引量:6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实践教学实验教学中心双学位创新型人才拔尖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学理论》《黑龙江科学》《科技档案》《黑龙江档案》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核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10期34-36,共3页高璞珍 王建军 崔媛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未来核行业需求的核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与实践”(SJGY20220090)。
为解决传统核工程教育中存在的核安全文化教育不足、能力训练不够、学生难以快速适应核电“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发展”等问题,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提出了“国际化—开放式—研究型—高水...
关键词:核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培养体系 创新实践 
回望来时路 绘就新蓝图--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学科发展纪实
《军工文化》2022年第12期60-63,共4页崔媛 赵俊达 高璞珍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是在共和国领袖和将帅们的关怀与期望中诞生的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院校。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船院),...
关键词:船舶工业 国防现代化建设 科学研究基地 海洋开发 船舶工程学院 来时路 新中国历史 海军装备 
自动化专业“OBE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融合模式探索被引量:6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年第19期146-149,共4页彭秀艳 梁洪 綦志刚 丛山 赵新华 鲍佩华 赵恩娇 崔媛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课程思政’体系研究与探索——以自动化专业为例”(SJGY20190123);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备案课题“研究型大学理工科研究生培养中课程思政体系的长效协同育人模式研究”(GJC1319017);第四批(2021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的自动化专业类‘课程思政’体系研究与探索”(202110);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SJGY20200137);2021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兵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兵器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全新国际视域下科教融合协同创新育人模式构建探索与实践”(JG2021Y128);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X’学科发展内涵与模式研究——以‘人工智能+脑科学’新型交叉领域为例”(JG2021Y129);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产学研视角下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SJGY20200138);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虚实结合的船舶控制系统实验教学研究”(GJB1320064);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核工程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创班’为例”(SJGY20190143)。
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思政教学是高等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任务。在现有培养体系中探索两者融合模式,能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专业课程作为工科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落实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和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在分析自动化专业创...
关键词:OBE理念 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思政 自动化 专业核心课程网络 教学模式 
核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被引量:3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10期10-12,共3页崔媛 高璞珍 李灵东 
2019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核工程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创班’为例”(SJGY20190143);2020年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核科学与技术领域研究生教育协同育人基地建设实践研究”(JG2020Y1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为新时代高校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方向指引与实践遵循。文章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教学为例,着重从目标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关键词:拔尖计划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核科学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教育教学论坛》2022年第18期89-92,共4页崔媛 高璞珍 郝琛 王翔 赵东蕾 
2019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核工程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创班’为例”(SJGY20190143);2020年度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核科学与技术领域研究生教育协同育人基地建设实践研究”(JG2020Y16);2020年度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核能领域留学研究生协同育人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G2020Y17)。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集中学校和学院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倾心打造核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班,探索核工程专业高素质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核创班采取3+X培养模式,对标国际一流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梳理和调整...
关键词:核创班 拔尖计划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双一流背景下中外联合培养核领域双学位硕士的研究和实践被引量:2
《黑龙江科学》2019年第1期14-15,19,共3页赵东蕾 高璞珍 张志俭 崔媛 
2017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SJGY20170529);2018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SJGY20180106);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化核工程教育研究与实践"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需要国际化视野。哈尔滨工程大学与法国国立南特高等矿业学院联合培养核领域双学位研究生,建立了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我国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核领域 双学位研究生 联合培养 国际化 
核工程教育课程建设国际化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黑龙江科学》2018年第19期5-7,共3页崔媛 高璞珍 赵东蕾 刘岩 
2016年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核专业中法双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GXM_HLJ_2016059);2017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核科学与技术创新型留学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SJGY20170529)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专业秉承"哈军工"精神,始终以服务核科技工业为己任,为国家培养高水平创新型核电人才的同时,服务核电技术出口战略,为国际社会培养了一批留学生,为国际社会核专业人才培养贡献了中国智慧与模式。通过聘请国外知名专家...
关键词:核工程教育 人才培养 国际化 课程建设 
核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培养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
《黑龙江科学》2016年第17期104-105,107,共3页高璞珍 张志俭 赵东蕾 崔媛 李金阳 江凌 米万生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XM_HLJ_2014037);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XM_HLJ_2015019)
核电走出去已成为我国国家战略,核能国际合作对核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哈尔滨工程大学积极探索国际化培养研究生新模式,培养掌握现代核科学技术知识、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为我国国际化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核科学与技术 研究生培养 国际化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黑龙江科学》2016年第17期118-119,121,共3页赵东蕾 高璞珍 张志俭 崔媛 李金阳 江凌 米万生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XM_HLJ_2014037);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XM_HLJ_2015019);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6-2017年度自选课题(2016-ZX-151)
全球核电复苏和核能国际合作对核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哈尔滨工程大学结合专业与行业特色,进行校企联合培养核能与核技术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总结出"三结合"的培养经验,为国内其他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核能与核技术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校企合作 
核专业国际化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4
《黑龙江科学》2016年第3期134-135,共2页赵东蕾 高璞珍 崔媛 李金阳 米万生 江凌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XM_HLJ_2014037);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XM_HLJ_2015019)
全球核电复苏和核能国际合作对核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哈尔滨工程大学与法国南特矿业学院联合培养双学位研究生,建立了国际合作培养研究生新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掌握现代核科学技术知识、具有国际视...
关键词:核科学与技术 联合培养 双学位 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